“复演说”与“原始思维”

  最后简单谈一下“复演说”。

  这在20世纪前期是十分流行的理论,在人类学界被普遍看重。周作人等那一代大知识分子醉心于儿童学,一个初始的原因,就是希望通过对儿童心理和行为的研究,解开人类的初民阶段的奥秘。“复演说”认为,胎儿期是生物史的复演(从单细胞到人形的胎儿),童年期则是人类文化史的复演(此中也包含了一部分生物进化史,如脑的形成和发展)。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不时听到有学人对“复演说”作出不屑一顾的批评,认为这不是真正的科学。我则以为,“复演说”本来就不是科学,尤其是对儿童期的认识,很难作出严密的科学论证;但作为一种哲学假说,我以为它不仅能够启发人的思考,而且也有大量的论据作支撑。所以,我至今认为“复演说”是有道理的,是能够服人的。

  皮亚杰也曾对这一理论作过有趣的论证。在《儿童心理学》中,他指出,幼儿期的从自我中心到发现客体空间,这对幼儿是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这和科学史上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发现地球并非宇宙中心,具有同样的意义;而两到七岁之间,幼儿会出现“泛灵论”和“目的论”倾向,即把一切自然现象精灵化,认为自然界的一切发展都是有目的的;七岁左右,还会出现“原子论”的思维方式(能理解化入水中的糖仍在水中,水的重量不会因糖的溶化而变轻)……这一切,都可以和人类思想史上的发展相对应。这就证明了人的个体或整个人类,在认识的最初阶段,所运用的都是儿童式的思维,这也是思维的发生和发展规律所决定的。(15)在《科学知识起源于感觉的神话》一文中,皮亚杰还说过:“由于人类社会的理智前史或许将永远不为人所知,所以我们就必须研究这些概念在儿童身上的形成过程,从而求助于一种心理的胚胎学(它可以作出有机个体的发生研究已经对比较解剖学所作出的那种贡献)。”(16)

  在最新一版的权威著作《儿童心理学手册》(2006年第六版)中,第一卷第五章为:《生物学对人类发展的意义:发展的心理生物学系统观》,这也是对“复演说”的论述和论证。其中说道:“当前对后成论的定义认为,个体发展的特征是有机体随时间在新异性(novelty)和复杂性(complexity)上的增加,即新的结构功能上的性能和能力的顺次出现。”(17)所谓“后成论”,即生物史上后出现的东西,在个体生长中也将随着年龄增长而后出现——这就是个体对族类史的“复演”的最新表述。书中还有大量科学证明,此处不赘。

  这里必须说一说的,是法国人类学家列维·布留尔(1857-1939)的《原始思维》。(18)最早的对于“复演说”的反对,可能就来自人类学界自身,而布留尔无疑是其中极有代表性的一位。在《原始思维》第一章开始的时候,他提及了“复演说”:

  与我们社会的儿童和成年人的思维比较,“野蛮人”的智力更像儿童的智力。但是,如果拒绝这种论点(我们有充分的理由认为它是没有根据的),那么,用来分析我们的智力机能的术语、划分和分类,在用于与我们不同的机能时就行不通了,相反的,它们只能成为混乱和错误的根源。为了研究原始人的思维(这是一种新的事业),也许还需要一套新的术语。

  这可以看作这位伟大的学者在投入“新的事业”时的一份宣言。他不愿意遵循过去的术语和方法进行研究,而要运用最新的社会学的方法,要到此时还仍然残存的原始部落中去进行调查。他考察了澳大利亚的土著居民、太平洋菲吉岛的土著居民和西太平洋安达曼群岛的土著居民,要从实地的调查中找到结论。这当然是非常鼓舞人心的工作。但经过多年的努力,他在《原始思维》中所获得的结论,取其最主要者可概括为“互渗律”和“原逻辑”,前者即原人的凭借想象的神秘性思维,后者即未能形成逻辑推论前的思维方式,这与皮亚杰通过儿童心理研究对“前运算时期”所得的结论,的确有一点“神似”。这就反过来证明,到原始部落中去调查的方法,和到儿童中去寻其同构的研究方法,最后是可以殊途同归的。——这不恰恰是“复演说”合理性的一种旁证吗?虽然,布留尔的研究可称为科学,而“复演说”仍只是哲学假说而已。

  这里还可再举一个有趣的小例。在《原始思维》第四章(即谈语言的那一章)中,他写道:

  在大多数原始社会中都并存着两种语言:一种是有声语言,另一种是手势语言。……要理解“原始人”的思维,我们就应当尽可能地在自己身上恢复那些与原始人的状态相似的状态。这一点是大家都同意的。喀申在朱尼人中间生活过……他以无限的耐力使自己的手恢复了原始的功能,使它们再去做它们在史前期所作的一切,而且使用的材料和所处的条件就像是在这样一个时代中,在那时,手与脑是这样密切联系着,以致手实际上构成了脑的一部分。文明的进步是由脑对于手以及反过来手对于脑的相互影响而引起的。……毫无疑问,这个方法带来了宝贵的结果。例如,喀申说明了,我们在原始人的语言中到处见到的动词的极端专门化,原来是原始人智力活动中手的动作所起作用的自然结果。……用手说话,这在某种程度上就是用手思维;因而,这些“手语概念”的特征必然在思维的口语表现中再现出来。

  此中的“手语”,让人马上想起儿童来。婴儿本来就是用动作来思维的,学语阶段的儿童发声必然伴着手的动作,正因为手的作用,所以他们的动词显得特别突出,常常是只用一两个单一动词表达一切。如我们家娃娃长到十四个月时,还不大会说话,故表情达意,手势多于语言。她能说的大多是一个字,用得最多的词是“拿”(拿给她)、“摆”(放到她面前来)、“开”(打开)。还有一个很有趣的词是“拍”,这有两重含义,每当穿了好看的衣服,那是叫赶快拍照;每当有得意之举,那是叫你拍手。以上都是动词,还有一个以动词代名词的特例,她喜欢吃虾,也喜欢吃葡萄,二者都叫“剥”,因须由大人剥给她吃。

  这里再穿插一条有趣的材料:有个朋友的女儿刚过三岁,初入幼儿园不久,在玩滑滑梯时,腿被另一个女孩思思咬了一口,疼得她哭了好一阵。过后几天,她一有空就在腿上胳臂上涂色,有时涂得黑乎乎一片。大人觉得奇怪,问她,她认真地说:“这样子,思思就不敢咬我了。”这和战事频仍时代原始人的文身,不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那位喀申是人类学研究者,是现代人,他怎能“在自己身上恢复那些与原始人的状态相似的状态”呢?没有经历,何言“恢复”?其实他还是有过经历的,那就是在他的孩童时代。这种“恢复”能成为可能,则又一次证明了早期人类史与个体的幼童期存在奇妙的同构关系。

  关于“孩子爱看孩子”,也可在“复演说”中寻找依据。不同年龄的孩子,其实应对着人类发展的不同阶段,整个童年期应对着几十万年到几百万年的人类史,个体童年期中短短的一年是人类发展史中极为缓慢、漫长岁月的复演和浓缩。那些岁月在个体童年的身上必然留下共同的信息。孩子爱看孩子,也就是对于同一人类发展阶段的同类的关切和呼应。孩子看不上比自己小的孩子,却对大自己一点点的孩子最感兴趣——这不也是人类在艰难发展过程中摒弃以往、渴望向前的写照?当然,对此光凭推论还不行,还须寻找实证的依据,以防走到神秘主义之路。我们祈望考古学、人类学和生物学的未来发展能给我们带来可靠的结论。
 

按照“复演说”,儿童的审美是从儿歌到童话,从韵文到散文;而世界各国的文学史,大体也是从韵文到散文,这一点上亦无二致。最早的艺术都是从实用开始的,以后才出现了纯审美的艺术创作;而像“一只小猫——喵喵”,也是在喂奶的时候顺口念出的,同样始于劳作。这样的儿歌非常多,歌词中常可读出母亲或老奶奶的欢喜和劳累,此即周作人说的“弄儿之歌”,但也是她们的辛苦劳动的记录。成人诗歌亦复如此。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就说过:“我想,在文艺作品发生的次序中,恐怕是诗歌在先,小说在后的。诗歌起于劳动和宗教。”他还有一段关于原始人最早的诗作的分析,非常有趣:

  我想,人类是在未有文字之前,就有了创作的,可惜没有人记下,也没有法子记下。我们的祖先的原始人,原是连话也不会说的,为了共同劳作,必需发表意见,才渐渐地练出复杂的声音来。假如那时大家抬木头,都觉得吃力了,却想不到发表,其中有一个叫道“杭育杭育”,那么,这就是创作;大家也要佩服,应用的,这就等于出版;倘若用什么记号留存了下来,这就是文学;他当然就是作家,也是文学家,是“杭育杭育派”。(《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

  看来,在初民时代,父亲们的“吭唷吭唷”的诗,和母亲们吟出的儿歌,应该就是人类最早的文学了。

  注  释:

  ①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128。

  ②[瑞士]皮亚杰.心理学与认识论——一种关于知识的理论[M].袁晖,郑卫民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77。

  ③参见李泽厚的《批判哲学的批判》(第三、四章),三联书店2007年版。

  ④视敏度在婴儿刚出生时很低,出生后一年内逐步提高。其中,条栅视敏度在新生儿时期非常低,以至于那些婴儿可以被归入法定盲人的行列。超过一周岁后,条栅视敏度持续增高。婴儿对比敏感度的发展也与条栅视敏度相近。参见《儿童心理学手册(第二卷上册)》,戴蒙,勒纳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128~133页。

  ⑤以上所引周作人二文,均载周作人的《散文全集(第一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⑥[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王宪钿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3。

  ⑦⑧[瑞士]皮亚杰.儿童心理学[M].吴福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0:17,19。

  ⑨[瑞士]皮亚杰.结构主义[M].倪连生,王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10。

  ⑩[美]杜威.艺术即经验[M].高建平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14~16。

  (11)李泽厚,刘绪源.中国哲学如何登场?——李泽厚2011年谈话录[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64。

  (12)(13)[英]E.H.贡布里希.秩序感——装饰艺术的心理学研究[M].范景中,杨思梁,徐一维译.长沙:湖南科技出版社,2003:5,9。

  (14)本书中文版见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15)此处参阅了雷永生等的《皮亚杰发生认识论述评》,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16)[瑞士]皮亚杰.心理学与认识论——一种关于知识的理论[M].袁晖,郑卫民译.北京:求实出版社,1988:65。

  (17)[美]戴蒙,勒纳.儿童心理学手册(第一卷上册)[M].林崇德,李其维,董奇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48。

  (18)本书1930年面世,中文本1981年1月由商务出版社出版,丁由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