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奏引领儿童探访美的殿堂

  婴儿期的一切审美感觉,几乎都离不开节奏的引领。我们家孙女娃娃一岁以后,系列绘本《小熊宝宝》成了她的爱物。这套书共十四本,她真正爱读的大概是其中的五六种,仔细分析原因,仍与节奏有关。这几本都是故事明快,念上去朗朗有声,在听觉上显得很精神的。她这时已能大致明白故事的含意,也有了很强的选择愿望。爱看的书她会听得津津有味,眼睛发亮,到精彩处会咯咯发笑,当然仍不忘时时伸手翻动书页;对不爱听的,就别过脸去,一心要玩别的,或者将书一把推开,动作相当野蛮。
 

在讲述的时候,我有时故意强化了语言的节奏感。比如那本《拉》,是讲孩子大便的,娃娃很能理解,但兴趣不是太大。我在讲小熊一次次找厕所并越来越着急时,增加了“噔噔噔噔”的跑步声。原文是小熊边跑边自语“拉,拉,去厕所拉”,我在这后面加上“噔噔噔噔”的象声词,她立刻兴趣大增,咯咯咯笑个不住,以后每回都要先讲这一本,而且每讲必笑,屡试不爽。

  有的故事本身未必特别精彩,就因作者在声音上作了巧妙设计,她就特别爱看。如那本《过生日》,一开始是:“滴哩哩,今天要过生日了。”画面是小兔子在采花。翻过去是:“啦啦啦,今天要过生日了。”画面是小猪在摘草莓。再翻过去是:“吱吱吱,今天要过生日了。”那是小老鼠在画画。再后面是:“嘿嘿嘿,今天要过生日了。”那是小浣熊在挑选玩具。最后是大家一起到小熊宝宝的门口,齐声说:“小熊宝宝,生日快乐!”娃娃对这本书的喜爱,我以为主要就是因为故事以外的“滴哩哩”“啦啦啦”“吱吱吱”……如没有这些声音的吸引,她不会这么专注入迷。

  还有一本《好朋友》,讲小熊和大家玩得很高兴,小狸猫也想参加进来,但她声音很轻,不敢大声说,几次错过了机会……因故事进展略显缓慢,又有一点点静态的心理描写,娃娃就很不耐烦,这一本是全套书里最受她冷落的,直到两岁左右才愿读它。如对文字作一番修改,突出孩子的语言,形成反复回旋的声音节奏,有《过生日》那样先声夺人的效果,我想还是能吸引低龄儿童的。

  更说明问题的是娃娃对《拔萝卜》的态度。也是在一岁以后,我们让她看动画歌舞《拔萝卜》的视频,她一下子就被音乐吸引了,画面上的老爷爷老奶奶和一个个小动物也都让她喜欢,看得手舞足蹈,看了一遍又一遍。但在她已熟悉了《拔萝卜》的故事后,让她看《拔萝卜》的故事视频,同样有老爷爷老奶奶和那些小动物,只是背后的歌唱换成了“从前呵有个老爷爷……”的故事讲述,她一下子兴趣全无,一点也不爱看了,一再推我的手,要我关电脑,要去玩别的。这样的实验从她十四个月开始做,到十六个月、十八个月,直至二十个月以后,她才渐渐能接受《拔萝卜》的故事。我事后想,这其实就是测试儿童何时才从“儿歌阶段”到“童话阶段”吧。看来,声音节奏的引领,几乎在整个婴儿期,都居于重要地位。

  节奏将婴儿领进艺术殿堂,让他有了对童谣(由此可延伸至诗歌)、语音(由此可延伸至故事和语言艺术)、音乐、歌唱、舞蹈乃至戏曲、影视、画面的最初探访。

  那么,绘画呢?美术是另一个重要方面,儿童和绘画的关系尤为密切,绘画与节奏应该没有多大关系吧?其实也有。

  绘画因为要用纸笔,要在手中运用工具,这比用自己耳朵听、嗓子唱、身子舞动要困难得多,所以参与绘画对儿童来说要相对晚一些。虽然,在婴儿初期,儿童就能欣赏画面——我们在娃娃三个月时给她看图画书,她在有的画面上流连时间较长,画面稍有移动眼珠也跟着动;有的画面则看一下就转过头去,完全不当回事。而她流连的画面,下回再遇到,还是比较注意。但看画和画画是有区别的,握笔的肌肉运动对婴儿是难以胜任的。不过,我们不妨也做个实验:如把纸笔交给婴儿,他会做出什么动作?不外乎两个动作:一是点点点,二是涂涂涂。这点点点和涂涂涂,都是充满节奏感的,婴儿对这一运动会表现得极其兴奋。这说明,他在这时还不能摆脱外在节奏的控制,也就是节奏还未“松开”。节奏“松开”前很难学习绘画,所以绘画班大多只招两三岁以后的孩子,它不像歌舞和游戏那样能成为早教班的重头戏。

  到两岁半左右,孩子能画圆了,而且能够画得相当圆。所以,不必过于相信“达·芬奇画蛋”之类的传说,在能画一些简单的线条之后,圆往往是孩子最早会画的封闭图形。想一想圆的构成吧,这其实还是“点”和“涂”的结合,这是节奏“松开”后半自由状态的、小心翼翼的尝试,手已不再不自觉地点或涂个不停,从第一个点开始,将放缓的涂的动作拉长,手的肌肉和眼的吸引就自然地将起点绕到终点,于是圆就合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