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强调,在把握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时一定要珍视游戏的独特价值,通过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和材料,最大限度地满足与支持幼儿通过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同时《指南》还明确指出要充分理解和尊重幼儿发展进程中的个别差异,支持和引导他们从原有水平向更高水平发展。为此,我们针对“如何提供适宜的区域游戏材料,来满足儿童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经历了问题与对策的轮回,我们收获了一些心得。

教研过程

1

明确区域活动价值的新视角

本着先学习后研讨的策略,我们组织教师阅读《教育的原点》和《区角新视界》,并在读书活动后围绕“区域游戏的价值和材料投放”展开集体讨论和思维碰撞。

研讨片段

莉:区域游戏的价值是让幼儿在玩的过程中快乐成长,如果材料的投放不能引起儿童的操作行为,那么区角就形同虚设,也没什么价值。

榕:区域游戏是幼儿自主、自发的游戏,提供的相应材料应该是幼儿喜欢,能够去主动探索的。

捷:应该提供多样的材料,让幼儿自主选择,从而获得个别性发展。

佳:提供游戏材料必须先分析幼儿的情感需要,倾听幼儿的想法,应鼓励幼儿为游戏做计划和做材料准备。

园长:在老师们的发言中,提到“自主、自发、自由”等关键词,这些词都代表着幼儿在材料操作中能够自己做主,不受外力的支配,从而实现自我的发现。从阅读和探讨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区域活动的本质就是让幼儿获得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而材料的有效投放是区域回归本质的关键点。这些材料的提供可以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来决定。

阶段总结

通过研讨与学习,我们对区域活动的价值以及材料提供形成了以下共识:1.区域活动的本质就是让幼儿获得个性化的学习与发展。2.关注材料的投入是确保区域活动能回归本质的重要途径。3.教师应基于对儿童的观察来投放适合儿童兴趣和发展水平的材料。4.强调儿童学习的自主性。区角内的材料只是教师提供的支架,只有幼儿在亲自操作过程中才能产生持续探索的欲望,幼儿的经验才能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升。

2

聚集慧眼识问题找策略

在明确区域游戏的价值与材料投放的原则后。我们给每位教师分发了区域观察记录表,用以记录幼儿在操作材料中的一些行为,并重点整理出材料投放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组织了第二次研讨活动。

研讨片段

华:我认为,今天看到的区域游戏材料还是比较高结构的,教师对材料附加了特定的任务,幼儿必须按照教师规定的方法进行操作以达到目标。

芸:游戏性不够,幼儿的兴趣不够持久。

招:有的区域材料很吸引幼儿,有的区域则没什么人气,无法自主控制各区域的人数。

珊:有的区域孩子活动的声音太大,材料有些乱,是不是材料投放太多的问题?

副园长:大家的问题可以总结为不好玩、人数多、材料乱、声音大,我们应该如何调整?同伴的做法中有没有可借鉴的经验呢?

媛:我认为有些材料可以让幼儿自己制作,材料的摆放也让他们自主标记,可以提供一些半成品供他们自主地玩。

招:采取化整为零的方式,多分一些游戏区域。环境的创设要情景化,将材料与环境相结合,这样能吸引幼儿参与。

彬:提供的材料如果本来就适合两三个幼儿操作,那么无形中也就控制了人数。

莉:中一班的钓鱼游戏,老师设计了可以移动的小架子,幼儿可以自己推出来进行“晒鱼干”游戏,平时就靠在边上。这个方法不仅解决了空间问题,活动的小摊还很有游戏的乐趣。

捷:我们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些垫子,他们需要的时候可以取出来坐在地上玩,或者作为游戏的辅助物。这样空间上更加自由了,也不会吵闹了。

阶段总结

通过观看照片、录像以及从同伴间良好经验的借鉴,教师们收获了有效的策略:1.材料趣味性与游戏情境两者缺一不可。2.固定区域与灵动区域的有机结合。3.低结构材料的目标内涵与教师的观察支持相辅相成。4.鼓励和支持幼儿玩出新花样从而达到个别化学习的目标。

3

精解优质案例取精华

随着教研活动的深入,区域活动中一个个精彩的时刻出现在老师们面前。以“区域游戏材料促儿童个性化学习发展”为题的一个个精彩案例应时而生,因此我们第三阶段的研讨主题为“精解案例取精华”。我们精选了教师们的优秀案例以及一些省级优秀案例,如《百变脚踏车》《陀螺战士》《有趣的影子》等,采用分组研讨——集中分享的方式,引领教师们站在不同的视角更加深入地领会区域游戏中如何观察解读幼儿的行为,如何把握材料投放的适宜性。

教研片段

云:在《百变脚踏车》区域游戏案例中,我们了解了案例撰写的主要板块有:观察记录、行为分析、调整策略、案例小结等几个方面。这一案例中教师观察记录了幼儿在玩脚踏车这一活动中的行为,然后分析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最后通过多次调整材料满足了不同幼儿个性化的发展。比如教师投放了梯子、轮胎、布条、大型积木等多样的低结构材料让幼儿自由创设情境,以满足幼儿挑战踩脚踏车的难度和增加趣味性。有的幼儿尝试借助梯子,在梯子上骑脚踏车;有的幼儿利用轮胎垫高梯子的一头,让梯子成为一个坡面,骑脚踏车通过。从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教师是通过观察记录幼儿行为来解读儿童的心理,通过游戏材料的支架作用让不同水平的幼儿在这个游戏中都获得发展。

静:学习《陀螺战士》案例后,我们认为值得借鉴的经验是:提供轻松、愉快的环境和充足的材料让幼儿进行探索。幼儿为主体进行探索,教师观察幼儿的行为进行梳理,边玩边提问题,激发幼儿的兴趣和好奇心。同时,教师根据观察调整和推进材料,幼儿经验得到提升。

阶段总结

精析优质案例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式。教师们从优质案例的分享和学习中对区域材料投放的适宜性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教师们认为,区域游戏材料的提供必须是源自对幼儿游戏中的行为观察,以解读幼儿行为、满足幼儿个性化发展需要为出发点;区域游戏材料的提供应是动态的,以游戏材料为支架推进游戏发展的过程应呈现递进式,从简单到多样,从无规则到幼儿自主设计规则等;区域游戏材料的提供应蕴含教师智慧和幼儿发展目标,幼儿在与游戏材料的互动中应充满探索和发展。

教研感悟

首先,在这一系列的教研中,教师们的“主人翁”意识被调动了起来,并能紧扣研讨主题对幼儿的行为进行观察与解读,以顺应、支持幼儿的发展需求为原点去考虑如何提供游戏材料。其次,教师们对区域游戏材料投放的适宜性原则了然于心,如:材料是否具有催生儿童自主探索的可操作性和趣味性;材料是否考虑儿童的现有水平,并允许儿童在不同层次下进行经验提升;材料是否可以促进儿童个别化发展。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游戏材料的提供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桥梁,投放适宜的材料促幼儿个性化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观察与支持。前路漫漫,我们将在《指南》的引领下进一步地观察与支持幼儿的游戏,把握好不同幼儿的兴趣需求;进一步探究如何以材料提供为支架,帮助不同能力水平的幼儿满足游戏愿望,富有个性地发展。

 

策划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编辑   早期教育媒体融合发展部  孟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