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教育 | 个体成人的教育意蕴及其实现

刘铁芳人文教育 2022-04-27 09:00

文章来源:《高等教育研究》2017年第11期

个体成人的教育意蕴及其实现

刘铁芳

(湖南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

The Educational Implication and Realization 

of Individual Growth

摘要:个体成长是一个过程,学校教育绝非个体发展的终结。如果说个体成人或成熟的标志乃是个体的哲学自觉,也即意识到自我作为人的目的与责任,由此而走向自我生命的深度反思,那么个体哲学自觉发生的关键时段在青年期,并延伸到成年阶段。个体成长趋于成熟的关键阶段一般在35-40岁左右。一个人青春年少,难免血气旺盛,不足以达成深度的反思,因而需要持续的实际生活历练。个体走向哲学自觉的标志性实践形式是成为父母并懂得如何恰切地教育子女,子女的成长成为见证个体完整成人的试金石。我们需要立足终身发展,重新审视家庭对于个体发展的意义,并适当调整学校教育的目标与内容体系。

关键词:个体成人、哲学自觉、终身教育、家庭

作者简介:刘铁芳(1969-),男,湖南桃江人,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教育基本理论研究。

个体成人究竟意味着什么,或者说个体成人的基本标准是什么?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在于,动物活在自身的本能之中,动物的一生乃是在本能之中被给予的一生,而人之为人的一生,则始于动物性,而成于人的类特性,也即人之为人乃在于从人的动物性中超越出来,走向人的类特性。个体成人不会自动地发生,个体成人的高度有赖于个体人性自觉教化的程度。趋于成熟的个体总是意味着最大限度地超越孤立的自我,进入族类生存之中。个体超越自我而进入族类之中生存的路径表现在两个维度,一是横向的,也即同代人之间的超越,一是纵向的,也即代际之间的超越。正因为如此,个体成人意味着其恰切地活在他人之中,活在周遭同辈他人之中,认同并接纳他人;同时也意味着活在代际他人之中,认同、接纳并积极促进年青一代,促成年青一代生命的新生与完整。一个人成为父母,并懂得恰切地教育子女,积极成就子女作为独立价值的个体,可谓个体成人的基本现实形态。

个体成长的阶段性与个体趋于成熟的关键期

苏格拉底年不到19岁时满怀热情跟从阿那克萨戈拉学习自然哲学和心智论,然后又抛弃了这位老师,大约28岁跟从第俄提玛学习理解爱欲,36岁凭借与普罗塔戈拉的对话登上公共舞台,到柏拉图《会饮》和《斐德罗》中的苏格拉底大约50多岁。基于此,我们大致可以这样来分析苏格拉底的自我成长:年轻的苏格拉底侧重智识的开启与扩展,显现出求知的热情;28岁左右开始学习成熟的爱欲,引导自我爱欲的上升,从关注自然知识转向关注自我爱欲,也即转向关注自我灵魂的完善,可谓其自我哲学教育的关键时期;35岁初步成熟,能以较成熟的心智与爱欲进入公共舞台;50岁左右达到人生的巅峰,拥有开阔而成熟的见解。

柏拉图的教育过程设计无疑带有浓郁的苏格拉底痕迹,在柏拉图《理想国》中,一个人在经历了年少阶段的体育和音乐教育之后,是用游戏而非强迫的方式进行算学、几何等一切在学习辩证法之前必须先行学习的预备性科目;从二十岁开始,把“以前小时候分散学习的各种课程内容加以综合,研究它们相互间的联系以及它们和事物本质的联系”,这是个体综合性的理智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致相当于我们今天的大学教育阶段;开始学习辩证法是在30岁左右,“在他们年满三十的时候,给他们以更高的荣誉,并且用辩证法考试他们,看他们哪些人能不用眼睛和其它的感官,跟随着真理达到纯实在本身”。一个人达到人生的最终成熟时期,大抵是在50岁左右。“到五十岁上,那些在实际工作和知识学习的一切方面都以优异成绩通过了考试的人必须接受最后的考验。我们将要求他们把灵魂的目光转向上方,注视着照亮一切事物的光源。在这样地看见了善本身的时候,他们得用它作为原型,管理好国家、公民个人和他们自己。”换言之,一个人超越基于肉身欲望,让心灵直面善的本相,也就是用理性直面真理,达到真正的知识,大抵在50岁。当然,柏拉图的教育设计乃是指向哲学王,是个体哲学自觉的高点所在。值得一提的是,柏拉图在《第七封信》(324B-326B)的自传式段落中,记叙了柏拉图生命中的一个发展阶段,这个阶段始于二十岁,大约在38岁时达到高潮。年轻的柏拉图意欲积极参与政治,随着年龄增长,他逐步意识到参与政治的艰难。他从公元前399年离开雅典,相继到麦加拉、埃及、居勒尼、南意大利和西西里等地游历,到公元前387年(40岁)重返雅典,创建学园,全面制定他自己的哲学体系,可谓其自我人生的初步完成,其代表作《理想国》撰写就始于这个时期。

孔子曾言其人生发展序列,“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孔子的自我成长序列中,四十不惑可谓其哲学觉悟的关键期,五十知天命是趋于宗教的觉悟,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是伦理哲学宗教审美合一的境界。在孔子这里,从三十岁到四十岁,可谓人生发展趋于完成的关键阶段,如果说三十而立是小成,而立的三十可谓一个人在社会中找到立足之地,也就是通过适应社会而找到自我,那么四十不惑就是大成,个体在这个时候基本达成个体与世界的合一,也即能在自我与世界的关系中互通,能在自我中活出世界,活出自我与世界的同一性。《论语·子罕》中说道,“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年轻人值得敬畏,我们并不知道后一代不如前一代。但一个人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敬畏的了。这是从个体实际的发展状况而言,40岁乃是一个关键点。《论语·阳货》中孔子再一次提到四十岁,“年四十而见恶焉,其终也已。”一个人到了四十岁,还被人厌恶,这个人就已经难有作为,个体能达的境界已经十分有限。显然,孔子特别看重四十岁对个体发展的意义。

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三十岁时,离开他的家乡和他家乡的湖,到山里去。他在那里安享他的智慧和孤独,十年不倦。”三十岁离开家乡和家乡的湖,象征着离开熟悉的日常生活空间与习俗生活方式,转向智慧和孤独的哲学沉思,至40岁时,自觉很充实,于是作为施予者下山,要走向群众中去。可见,在尼采这里,40岁可谓个体人格基本完成的阶段。四十岁左右何以成为一个人趋于成熟的关键时期?一个重要原因乃是个体到这个阶段身心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且拥有了相对丰富的人生经历,个体心智得以在反思中趋于成熟。正因为如此,四十岁往往是一个人生命自觉其充实的关键时期。诗人但丁在其《飨宴篇》中把人生比作一座拱门,他说道:“这座拱门的顶点在哪里,是很难确定的——但就大多数的生命来说,我相信,达到这顶点是在三十岁和四十岁之间。而且我相信,身体组织最健全的人,达到这顶点总是在三十五岁。”身心状态的成熟其顶点在35岁左右,而个体理性的成熟则要更晚一些。

叔本华以行星为喻,阐述人的发展的不同阶段:10岁时,是水星向天顶上升,“此时的少年就像这颗星,其特征是在一个狭小的范围内——那里的每件小事都能对他产生重大影响——极为活跃,但是,如在一位经验丰富的人的引导下,他将很容易取得巨大进步。”换言之,10岁乃是一个人的初始感性生命极为活跃的阶段;20岁时,“维纳斯女神开始支配他,此时的他已完全屈服于女人的爱”,这一时期是个体感性之爱发展的巅峰期;30岁,“火星开始出现,于是,他精神振奋,争强好胜,妄自尊大”,这是一个人从天赋能力出发之个人主体意识发展的巅峰阶段;“当一个人到40岁时,他就置于四小行星的影响下,这就是说,他的生命已得到充实”,换言之,40岁乃是一个人趋于充实、饱满的阶段;50岁,“木星的影响居于统治地位”,换言之,50岁是一个人一生中的鼎盛时期。

个体人格趋于完成的教育意蕴

卢梭所制定的具体教育计划,主要是依据年龄划分为四个学龄期:婴儿期(0-2岁,感觉尚未分化);儿童期(2-6岁,达到了野蛮人的阶段,以感觉为主导);少年期(12-15岁,接近成人生活的边缘);青年期(15-25岁结婚,学习历史、宗教和文学)。卢梭认为,青年期阶段需要学习的第一课,就是控制由于受社会情感的影响而涌现的情欲,接下来学习历史、宗教的抽象观念,接触古典的文学座屏,再结识一个理想的女性,学习政治,观察世界,最后结婚。卢梭之爱弥儿青年阶段的教育接近完成是在其历时两年,游历欧洲各国之后,归来跟苏菲结婚,过上彼此担待、幸福美满的婚姻生活,与此同时,维系爱情的纽带是孩子,生儿育女并教育后代,承担社会责任,成为真正的公民。这一过程可谓爱弥儿人格初步完成的阶段。值得一提的是,在《爱弥儿》全稿完成后,卢梭又开始撰写一个书信体故事《爱弥儿和苏菲,或:孤独的人》,故事中写道爱弥儿和苏菲结婚十年之后,经历生活与婚姻的不幸,包括苏菲的父亲和母亲去世,他们最疼爱的女儿也不幸病故,苏菲性情大变,其后又误入歧途,开始浪迹天涯,历经磨难。他曾一度悲伤失望,但不久便想起了老师对他的教导:在任何情艰难困苦的情况下,都要牢牢把握住自己的命运,振作精神,证明自己是一个经受得起一切打击的人。到这个时候,也即历程生活磨难、人格接受考验、年届不惑——这个阶段的年龄应该在35-40岁之间——的爱弥儿才可谓接近于个体人格的完成。这一阶段可谓其人生发展的完成期。

如果说出生是人的自然生命的诞生,0-14岁是人的自然生命的充分发展,个体发展的基本主题是自我保存,或者说个体发展乃是基于自我保存之上的发展;14-15岁是一个人的社会生命的诞生,依照卢梭的说法,从这个时候开始,一个人通过对异性之爱以及同情心的发展逐渐地从自我走向他人,随之而来的是自我作为社会生命的充分扩展;21-22岁可谓一个人的社会化的初步完成,也即一个人的社会适应性的初步完成;35-40岁则意味着的感性生命业已饱满、逐渐向理智生命形态过度,个体精神生命诞生,也即个体精神在自我人格世界中的趋于完成的阶段,个体发展到这个阶段才真正开始在反思中不断地回到自我,认识自我在世界中的位置,并由此而迫切意识到自我人生的内在使命、自我完善的必要以及在这种意识中自我人格的趋于完整化生成,——尽管个体人格的完善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但这个阶段可谓个体人格趋于完成的关键性阶段。

大致说来,一个人自然肉身及其感官欲望一般在22-25岁左右达到顶峰,这个阶段的年轻人往往喜欢张扬自我,“年轻人一开始尝试辩论,由于觉得好玩,便喜欢到处跟人辩论,并且模仿别人的互驳,自己也来反驳别人。他们就像小狗喜欢拖咬所有走近的人一样,喜欢用言辞咬人”。伴随个人对肉身感官欲望的自我节制与自然消褪,理性逐渐显现而至澄明,“他宁可效法那些为寻求真理而进行辩驳的人,而不会效法那些只是为了磨嘴皮子玩儿的人。因此他本人会是一个有分寸的人”。在这里,分寸正是理性的表达。如果说,青年时期的哲学教育具有某种被动性,那么到了35-40岁左右,思考自我人生发展往往会成为个体生命的自觉,这意味着哲学教育由被动主动。这意味着我们在中小学,甚至大学教育阶段进行的哲学教育,主要地还是为个体人生的哲学转向做准备的教育,是习得综合性、关系性思考能力的教育,不足以转化成个体生存的哲学自觉。换一种说法,大学教育阶段的哲学教育主要地还是学习哲学思考的教育,是让个体逐渐地习得辩证法的教育,只有到了35-40岁,一个人的哲学思考才会逐渐地转化成哲学化生存,开始学会直面整全。一个人真正超越感性欲望,用理性或辩证法直面事物本身,看清事物的本相,大致在50岁左右。当然,一个人不会自然地达到对整全的追求与理解,大学阶段教育的引导与促进乃是十分必要的。大学阶段的教育乃是尽可能充分地开启对整全的追求,伴随个体心智成熟,到了个体发展趋于完成的阶段,一个人才可能学会直面整全,让自己活在对整全的欲求之中,真正走出自我的偏执、任性,活出成熟的理性来。当我们说个体人格趋于成熟往往要发生在40岁左右时,并不是为年轻人的不成熟提供辩护,尽管我们确实需要给年轻人以足够的包容,而是我们需要充分地意识到个体成长的阶段性,从而一步步促成个体走向自主发展与自我提升。

个体早期阶段的教育,乃是更多地培养个人生动的感知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教育。如果其中也包含着哲学教育的话,应该超越哲学知识的教育,而转化成基于个人身体的哲学直觉与敏悟性的教育。在这个意义上而言之,前期的教育不过是为这个阶段的哲学教育做准备。个体早期阶段的教育,乃是更多地培养个人生动的感知能力与实践能力的教育,中期阶段则是综合性的理智能力的充分发展与辩证思维的开启。这个阶段的教育,也就是大学阶段的教育应该是极力地扩展个体心智的教育。大学教育的过于专业化,实际上会弱化个体心智发展的程度,使得大学成为单纯知识技能的训练,个体在训练中成为会做事的工具,而不是拥有着充分发展的心智世界的人。大学教育结束,并不意味着个体教育的完成,一个人的全面发展最终需要生活世界的历练与提升,在实际的生活磨砺中进一步唤起个体的哲学自觉,并促成个体在哲学自觉中达成个体人格的完成。个体人格最终完成于深度的社会生活实践,如果说学校教育孕育个体的乃是一种理想的人格样式,个体对实际社会生活的理解与认同更多地是基于想象的同情,是间接性的体验为主,尽管学校教育也需要扩展个体的社会生活体验,那么深度的社会实践赋予这种理想的人格样式以现实性,也即寄予个体人格以深度的社会性。用柏拉图洞穴比喻中的说法,个体人格的完成不仅仅是从洞穴底部上升到洞穴之外,在沐浴至善之光的过程中获得灵魂的上升,还需要从洞穴之上的世界回返到洞穴之中,“下到囚徒中去,和他们同劳苦共荣誉,不论大小”,也即回返到现实的城邦,切实地服务于城邦整体的幸福。如果说,个体发展之前期、中期的哲学教育更多地是渗透性的,被动性的,那么,到了个体发展后期,个体才会进入哲学自觉的主动阶段,这个阶段实际上也是哲学教育的最佳时期。当然,尽管大学教育并不意味着人的完成,但大学教育无疑需要最大限度地指向人之完成。

个体人格趋于完成的现实形态

从现实形态而言,个体人格作为一个独立整体趋于完成的标志,乃是一个人能从父母身边适度分离,保持个体生活与精神的相对独立,同时自己成为合格的父母,在延续生命的过程中,还能教育好小孩,把自己造就成人的过程中造就新人,由此而切实地推进社会的更新。卢梭《爱弥儿》的结尾正是爱弥儿跟苏菲结婚,过上美满的婚姻生活,并且开始全然脱离老师的监护,几个月后向老师报喜结束:“我的老师,祝贺你的学生吧,我不久就要做父亲了。啊,我们即将担负多么艰巨的责任,我们是多么地需要你呀!不过,我决不要你在抚养了父亲之后再抚养他的儿子;除了我以外,我决不让另外一个人来承担这样一个如此神圣和如此可贵的责任;即使我能够象我的父母为我选择老师那样地为他选择一个老师,我也不愿意把这个任务交给别人。”显然,在卢梭看来,爱弥儿人格初步完成的标志正是可以独立地过属于自己的家庭生活,能生儿育女,并能自觉而独立地担负起抚养下一代的神圣之责任。

19世纪著名教育斯宾塞也这样论及:“如果说能够生儿育女是身体上成熟的标志的话,那么能够教养这些子女就是心智上成熟的标志。”斯宾塞乃是根据教育要为未来完满生活做准备而提出教育子女的问题,教养子女乃是以个人成长不可或缺的内容。“子女的生与死,善与恶,都在于父母怎样教养他们,可是对于今后要做父母的人在教养儿童方面连一个字的教导都没有,这难道不是一件怪事吗?把新一代的命运放在缺乏理智的习俗、冲动、幻想中去碰机会,再加上一些不懂事的乳母的建议和奶妈们的带成见的劝告,难道不是荒谬绝伦吗?”生育和养育子女不应该简单地建立在习俗和偶然的冲动之上,而应该建立在个体的自觉和身为父母的教养之上,生育和养育子女不仅关涉知识问题,同样关涉作为父母的人格姿态。这意味着生育和养育子女的知识本身就应该成为个体成长与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防止家庭教育中出现麻烦和错误,必须在学校里就对男女青年进行做夫妻、做父母的教育。”健康地生,健全地养,这确乎是人类生命史中极其重要的事情,甚至是最重要的事情,它不仅关涉被生养的子女,而且首当其冲涉及生养的父母自身人格的成熟。

教养子女当然指涉个体因为切实地担当了生活基本需要而显现出个体的成熟,不仅如此,一个人成为父母后的成熟,更是因为一个人切实地意识到人与人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以及自我对于爱他人的责任。成为孩子的父亲或母亲,意味着孩子的需要真实地摆在个体面前,从而让个体真实地意识到个人对于他人的责任。由此,对他人的责任变成一种生活方式,即活出对幼小孩子的责任来,活在期待“我”的关照的需要之中,使个体真切地活出责任来。成为了父亲或母亲,意味着个体切实地活在对他人也就是幼儿的关切、照料之中,他/她才不再是浪漫的儿童,而是实实在在地活在彼此紧密关联、相互照料之中的成年个体,个体精神成人落实并显现为实际的生活方式。正因为如此,我们对孩子的爱反过来让个体成为成熟的爱之在,我们爱孩子并且陪伴、照料着孩子稚幼生命成长的过程反过来成为引导我们自身精神上的进一步成长与成熟。正如黑格尔所言,“通过对孩子的爱,母亲爱她的丈夫,父亲爱他的妻子,双方都在孩子身上使各自的爱得以客观化。”孩子的诞生一方面让我们切实地活在对他人——期待我们关爱的小孩——的关爱之中,另一方面,小孩作为成人的镜像成为成人自我发展的精神参照,反过来,让我们在跟小孩打交道的过程中完成自我的重新认识与再次发现。隔代抚养,不仅不利于小孩成长,而且也使得年轻的父母错失了一个关键的自我精神成长的机会。“通过‘实践’——父母和子女的人类生活,父母和子女最终都在彼此之中认识到他们自己的人性。”不仅如此,父母对孩子承担责任,但孩子并不是父母的延伸,他们必须是作为独立的个体,他们的生活目标不是让父母高兴,而是让自己走向健全。“有些人之所以要孩子是因为他们想把自己的生存问题反射到孩子身上。如果当一个人感到自己没有能力赋予自己的生活一种意义时,他就会试图在他的孩子的生活里找到生活的意义。但是这必然会在自己和孩子身上造成失败的结果。失败的第一个原因是因为每一个人的生存问题只能由自己解决,而不能通过一个代理者。另外一个原因是有这种打算的人恰恰缺乏必要的能力,以引导孩子解决自己的生存问题。”如果说能教养子女意味着心智的成熟,那么,在这个意义上,能教养子女的内涵之一就是能切实担负起养育孩子的责任,保持自我独立的同时又承认孩子们的独立性,由此而尽力成全孩子,在此过程中显明自我人格的趋于成熟。

“随着子女的自然成长,父母将子女培育成为具有理智的人,由此而成为与之平等的普遍的个体或自我,……父子的关系不再是爱或情感的关系,而是立足于普遍性之上的平等关系。”这里说父子关系不再是爱或情感的关系,并不是排斥这种情感关系,而是对这种基于自然的情感关系之否定中的超越,是提升的亲子关系。换言之,父母必须超越自然情感上的归属与占有,父母必须在普遍性的理智诉求中承认他们的独立性,并在平等交往中努力促成他们的自我独立。正如鲁迅所言,“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由此,作为父母的我们也在成全孩子的过程中实现自我人格的超越,换言之,成为健全的父母意味着我们在健全的亲子关系中成全孩子,也成全我们自身,达成个体人格在人类生命发展史上的成熟。孩子作为独立于父母的生命个体,他们的成长与发展可谓社会更新的基础。成为健全的父母,——既独立于自己的父母,同时又独立于自己的孩子——,乃是积极促进社会文化更新的重要实践形式。个体发展到这个阶段,就基本达成了鲁迅所言的个体在世三大基本职责的完成,即“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这生命”、“三要发展这生命(就是进化)”:所谓维持生命是个体自身的安身立命;所谓延续这生命,是在类的发展中实现生命的延续,即生育与教养子女;所谓发展生命,是指个体积极追求自我生命的完善的同时,努力促成年青一代生命的健全发展,促进生命理想在代际传递中得以不断延续、并逐步超越提升。

重新认识家庭的教育意义:作为终身发展的教育实践

如果说教育的真谛在于生命理想——也即一个人究竟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过什么样的生活——的传递、创生与更新,那么这种传递、创生与更新,最终完成于家庭。个体从作为自己父母的子女降生于世,活在自己父母的关爱中,到自己生儿育女,活在对子女的关爱与促进中,形成族类生命链条上的一个完整环节。正是在这个阶段,也即当个体从子女身上看出自我,在自我中真实地活出对子女的切实责任来,一个人才真正步入成熟。尽管学校教育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家庭作为人类、民族生命承前启后的基本场域无疑是个体人格完成的重要场域。“童年的成长过程,小的关乎一个人的一生;大的关乎一个国家民族的童年成长和教育形态,以至该国家民族民众日后的文化素质和生存价值。”换言之,当成熟的个体自觉作为父母的责任,努力促成儿童生命的新生,不仅是尽抚育子女的责任,实际上也是在促进社会文化的更新与进步,因为,个体之成为健全的父母,在努力促成自我人格完成的同时,促成下一代人格的解放,由此而促成民族代际之间人格精神的传承与更新,乃是对二十世纪初鲁迅等提出的改造国民性”问题的基本实践路径,也是个体走向政治的基本实践形式。甚至可以说,国民性的改造,起点就在家庭。

个体成长为人,意味着活在他人之中,内在地意识到自我与他人的根本性联系,并且活出这种联系来。面对当下,我们意识到自我与周遭的人们彼此关联,相互依托,个体的成长乃是活在周遭的人们之中。个体成人意味着内在地意识到自我与周遭他人的关联与责任,这种责任意识可谓当代责任意识。面对历史与未来,今天的人们在很大程度上正是为过去的人们所塑造,没有过去的人们就没有我们的今天;而今天的人们离开了未来的人们同样是不可想象的,我们之所以对未来充满希望,其中隐含的信念正是族群乃至人类的生生不息。未来的人们虽然尚未到来,却以想象的方式活在当下的人们之中,成为当下人们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我们无法想象一种“无后”的未来。活在今天的我们,与过去以至未来的人们同样彼此相连,同样相互依托,过去和未来统一于现在。个体成人过程中能充分地意识到自我与过去、未来的人们的关联与责任,这种责任意识可谓代际责任意识。

对于个体发展而言,由依偎着父母,在父母所给出的爱与自由中成长,到面对新生的个体,给出我们作为父母的爱与自由,促成年轻一代的新生,由此而完成自我生命的生长、发展与再生,可谓个体教育的趋于完成。在这个意义以上,蒙台梭利所言“儿童是成人之父”就不是一句成人世界的谦辞,而恰恰是成人人格发展的真实写照,即一个人正是在陪伴儿童成长的过程中让自己的人格得以完成。“对于现代人来说,适时回到某种单纯的动物状态,这既是珍贵的幸福,也是有效的净化。现代人的典型状态是,一方面,上不接天,没有信仰,离神很远;另一方面,下不接地,本能衰退,离自然也很远,仿佛悬在半空中,在争夺世俗利益中度过复杂而虚假的一生。那么,从上下两方面看,小生命的到来都是一种拯救,引领我们回归简单和真实。”无疑,儿童的降生与成长可以带来成人的自我回复,让父母在面对儿童的纯真无邪时回归简单和真实,也让父母在照顾孩子的辛劳中变得脚踏实地。但儿童成长对父母的历练远不止于此,可以说儿童作为父母自我成长中的他者,带来的是父母如何做人的全面历练,包括生存技能的丰富、个体德性的生长与人生目标与价值的甄辩等。换言之,孩子的到来对年轻父母而言可谓是多方面的、持续的精神历练。可以说,父母陪伴儿童成长的过程同样是儿童引领着父母做好父母、并在学做父母中自我趋于成熟的过程。当然,我们说一个人真正的成熟乃是在生儿育女,在日常生活中切实地担负起成全下一代的责任之时,并不是说不生儿育女就达不到个体人格的成熟,而是说个体人格的真正成熟不是学校教育所能完成的,它需要实际生活的历练,而生儿育女乃是实际生活历练的基本形式,或者说是大多数个体走向自我人格成熟的典型的历练方式,这并不排除一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中通过其它方式来见证、达成自我人格的成熟。可以说,对于多数人而言,个体哲学自觉的发生与人格趋于成熟,乃是生活磨砺的结果。

站在终身发展的视角来看,一个人的成长始于家庭,最终又在很大程度上成于家庭,家庭成为个体成长的关键场域,同时也是个体成长到何种程度的重要试金石。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认识个体发展与教育的关系,学校教育并非个体发展的终结,学校教育必须保持个体终身发展的开放性,向个体未来生活需要提供必要的准备,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如何为个体回到家庭、担负未来家庭的责任做准备。学校教育体系,从基础教育到大学,都应该积极体现这一需要。如果说基础教育应该渗透家庭生活与教育内容,或体现对个人未来家庭生活与教育的积极引导,那么大学教育就应该把爱情、婚姻、家庭生活的相关内容纳入其中,让个体切实地理解自我成长的终身性与未来作为父母身份必然要面对的儿童成长及其教育的基本内涵,把个体终身发展教育学作为大学必修课,在提升、扩展个体自我完善意识的同时,切实地增进个体的家庭意识,提升未来如何做父母的责任感与教育能力,以此来增进、提升整个社会的家庭意识,提升家庭教育理念与教育水平。                  

投稿地址

1、邮箱【zgsnpyxxlm@163.com】中国少年培育联盟学校系列文章

2、邮箱【gudianjiaoyuyanjiu@163.com 】古典教育与基础教育研究系列文章

投稿格式

1、标题为【投稿】+【单位名/作者名】+【文章标题】

2、已刊登的论文需要标明发表杂志名称、发表时间

3、已发布的公众号文章需要附上图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