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有一所学校,有着孩子们都渴望和向往的神仙模样。

这所学校就是北京十一学校。

它也是海淀妈妈口中的“海淀六小强”之一,重本升学率一直在90%以上。

之前,我在一些报道上对北京十一学校的教育模式有所耳闻,一直很好奇这所被称为教育“试验田”的学校里到底有着和一般学校怎样不同的魔力。

最近,就有这么一部纪录片,终于为我们揭开了这所神仙学校的神秘面纱。纪录片名为《真实生长》,腾讯视频已经把四集全部更新完毕。

我一口气看完,意犹未尽。

片中聚焦了3个孩子在十一学校读高中的生活。

周子其是名副其实的学霸,但却是非典型的。他擅长辩论、最喜欢历史和政治,但他也经常在学校偷偷打游戏、和老师抬杠;

陈楚乔是个文艺女孩,喜欢摇滚、创作小说、拍微电影,她有着超乎同年龄孩子的睿智和成熟,对各种问题的看法都很通透;

还有一位女孩,名叫李文婷,她羞涩腼腆,符合典型的乖乖女形象。

和前两个孩子的北京土著身份不同,她是山西人,专门来北京读书。比起另外两个孩子思想上的活跃,李文婷一门心思扑在学习上,不太关注别的事情。

三个孩子都各有特点,但是相同的是,他们在十一学校的生活都同样精彩。

从这部纪录片的简介中了解到,拍摄团队跟踪了这三个学生八年之久,对他们在高中、大学乃至毕业后的生活进行了拍摄记录。

八年拍摄累计下了将近1000多个小时的视频素材,但《真实生长》这短短四集加起来也就不到三个小时。

关于这所学校的很多方面,以及三个孩子的成长轨迹,应该还有太多地方没能展现得更为详尽。

特别是三个孩子经过大学走入社会之后的情况,只在短短几分钟的番外被一笔带过。

再加上整部纪录片都是以三个孩子的视角和他们在学校的状态,去记录十一学校的教育变革,缺少校方、老师等更为直接地角度,去让我们了解这场伟大的教育改革,的确挺遗憾的。

如果纪录片后续还能有第二季、第三季,制作成属于我们中国的“人生七年”,那可就太棒了。

 

但不得不说,尽管纪录片有点过于浓缩,剪辑结构上有些散,但这依然是一部有关教育改革的珍贵资料。能有一群人,把新世纪中国教育最迷人的一段传奇记录下来,能让我们一窥其貌,也算是我们的幸运。

在看《真实生长》的导演张琳手记时,发现导演推荐了一本名为《中国教育寻变:北京十一学校的1500天》的书。带着看过纪录片之后的异常饥渴,我翻开了这本书,了解到了更多有关十一学校里的故事。

今天就借着这部纪录片和这本书,一起带大家看看神仙学校的神仙模样。

咦?十一学校的学生们怎么这样上课!

看《真实生长》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十一学校的学生们上课的方式真是有意思。

班里的同学人数也就是二十几个人,通常都是便于讨论的围坐、对坐;不同的科目在不同的教室里进行;物理、化学课直接是在实验室上的,边讲课边实验。学生们在课上和老师像辩论一样的提问、讨论是常有的事。

比如在《真实生长》里,记录了一节有关鲁迅研究的课。可以看到,老师对学生启发式的提问,同学之间辩论式的争着表达自己的观点,都和我们当年上语文课学鲁迅的时候太不一样了。

很显然,他们学的更深,探讨的更多。

就像陈楚乔在纪录片中所说的:

从来没有一门课,会注重培养学生有一颗对生活敏锐的心。思维的深度和广度、对感性情绪的拿捏和捕捉,这些素养可能考试不会考,但这门课却教会了我们。”

除了上课内容的不同,我还经常能在周子其和陈楚乔的口中听到关于选课、自主研修的事情。这些名词在一些高中生口中被说出,就已经是很特别的了。我记得,这些事都是上了大学之后才会经历的。

这些特别之处成功地吸引了我的注意。

为什么十一学校和我们所理解的“上课”那么不同?我在《中国教育寻变》一书中找到了更多细节和想要的答案。

原来,十一学校打破了所谓的班级概念,学生实行走班制。

学校里的教室,被打造成了不同的学科教室。语文教室,摆满了各种文学著作;物理教室和化学教师干脆搬到了实验室;生物教室像一个生态植物园,大家养了各种植物、小鱼、乌龟……学生上什么课就进什么教室。

此外,学校还把仓库地下室改成学生活动用房,丰富学生的各项活动;把老师在教室里的讲台丢掉,让老师与学生变得更加亲密无间。

为了培养孩子们主动学习的能力,学校还设立了自主研修教室。孩子们在这里按照自己给自己指定的学习计划自习。

在纪录片中,我就看到在这间教室,有的孩子在学习下一个单元甚至大学的课程,有的孩子因为这节课的内容已经学会了,就用来学习自己的薄弱学科。

他们的自学成果也在书中得到了证实,作者采访了几名被保送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他们无一例外地都提到了自主研修让他们非常受益。

过去,我们已经习惯了被别人安排,现在每天都要面临选择。一旦养成了习惯,变成了一种能力,就完全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

大家有一股劲头,比着学,学得很兴奋,十分快乐,对其他同学也产生了影响。”

当然上课方式的改变,可不能单单依靠这些硬件的改变,老师的授课方式也不能按照原来的模式进行。

就像我们在纪录片中所看到的那样,老师不再是知识的讲述者,更像是知识的启发者,带着孩子们一起在学科海洋里遨游探索。

课堂,不是老师的舞台,更像是学生们的舞台。在孩子们尽情展现着自己时,我看到了生命的力量。

更让我感到震惊是,十一学校的老师们竟然自己重新编写了教材。从这一点上,就可以看出十一学校教育改革的决心。

“一群普普通通的教师,轻轻拿起一把柳叶刀,对准中学课程的要害部位,动了一次大手术,做了一件破天荒的事。”

的确,要想带来彻头彻尾的变革,就必须要改变一本教材打天下的局面。

经过老师们没日没夜的集体打磨,十一学校打造了一批新颖的教材,把教材真正变成了孩子们的学习读本。

比如语文课本,针对教学大纲,选择了更有深度和广度的阅读篇目,像是“科学与文明”单元,梁思成《关于北京城墙的存废问题的讨论》、王近尧《霍金,用手指说话的科学巨人》、艾柯《带着鲑鱼去旅行》都成了孩子们研习的材料。

再比如物理,用与学生对话的口吻、交流的形式,像小说那样吸引学生,先提出问题,然后一一回答,娓娓道来。

除了重新编写教材,十一学校还改变了传统的课程设置,对课程体系里的课程进行了细化。

学校一共设置了265门学科课程、30门综合实践课程、73个职业考察课程、272个学生社团,以及60个学生管理岗位,供学生自主选择。

为的就是让孩子能通过学习发现自己的兴趣和优势,建立对未来的专业学习方向和职业规划。

十一学校还对几门理科主课都进行了分层设计。就拿数学来说,就被分为5个层级。数学Ⅰ是高考文科的基本内容,适合人文方向的学生,数学Ⅱ适合经济与管理、工程类方向的学生等等。

每个孩子都拥有一张和别人不一样的课表,那些丰富的、前所未闻、不敢想象的课程和项目,让我这个毕业许久的人看得格外眼馋。

老师与学生,在十一学校的课堂完成了一次角色互换,学生们展现出了对知识前所未有的好奇心和热情,而这份热情又继续推动着老师,去更加完善自己的教学。

这就是界限打破之后,一种良性的教育互动。

当然,这样细化和深入的变革,离不开十一学校老师们背后的智慧和心血,是他们精益求精的打磨、研讨,才让课程能变得适合每一个孩子去学习。

记得在《真实生长》的第一集,就有一个老师们在会议室研讨的片段。

那是我第一次感受到老师们对于教学的方法和目标有着如此细致的讨论。大家在观点上互不相让,争个脸红脖子粗,都在试图说服对方。

就是在这个思想交锋的过程中,更加完善的、科学的,更有利于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教学方式就被一点点“讨论”出来了。

“改革,不是一首田园诗,每一步都伴随着眼泪和艰辛。一群贴着地面飞行的教育理想主义者,为了改变教育,付出的真是太多了。”

我们可以想象,这群摸着石头过河的教育者们,内心承受了多么巨大的压力,挣扎、矛盾与纠结。

为什么十一学校的学生们都对学习如饥似渴?

让我感到新鲜的,不仅仅是《真实生长》中所呈现的上课方式,还有学生们自我管理的能力。

我想,这除了和家庭教育有关,也一定离不开十一学校给学生们足够多的“自主选择权”。

十一学校的老师特别明白,哪些地方该对孩子们放手,哪些地方该站在孩子身后扶着他们走一程。

就像让学生们自主选择课程这件事。十几岁的孩子,面对眼花缭乱的课程,当然不是一下子就能了解自己喜欢什么、适合什么。

在《中国教育寻变》一书中介绍,学校会为学生们通过各种方式进行选课辅导,还会进行三次家长培训,和长达一周的模拟选课。

通过家长和学校的指导,让孩子通过选课了解自己,厘清志向。“每一步选择,老师都会让学生思考究竟要往哪个地方走、今天该学什么东西。”

当然,指导归指导,最后选什么课,制定什么样的课表还是学生说了算。

除了帮助孩子认清自己,老师还要帮孩子把责任感建立起来。比如大量的自主研修课,以及4:10分放学后的自由时间,孩子们都该怎么去安排呢?十一学校的老师们和学生一起,制定了各种各样细化的规则。通过这些规则,对孩子进行约束,帮助孩子学会自律。

(《中国教育寻变:北京十一学校的1500天》书摘)

孩子们刚开始的自我管理能力肯定不理想,但老师们并不急于求成,而是一边继续引导,一边留给孩子成长和改变的时间。

慢慢地,学习的自主权重新回到了孩子手里。拥有了自主权,孩子的内驱力才被一点点重新激发。

就拿自主选课这件事来说,它让学生在学习中的角色发生了彻底地变化:

“过去,学校、班级、老师、课程等一切都不是学生决定的,都不是他自己选择的。因此,学习也不是他自己的事情。

但现在,课堂是‘我的’,课程是‘我选的’,学习变成他自己的事情。”

就像陈楚乔在纪录片中所说的那样,“一旦管的松了,我就觉得自己长大了。当我搞砸什么事情的时候,我可以说服自己,用成年人的态度去解决问题。更负责任,更懂担当。”

书中,也有同学表达了类似的看法:

“十一学校多样化的课程体系,让我学会了追逐梦想,这要归功于无处不在的选择与机遇。

正因为如此,拥有选择权才显得如此重要。每一次选择时都需要好好思考,都要有规划,而且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任。”

只有适合孩子们的课程,才能最大的激发他们的兴趣。在《真实生长》中,我第一次看到了孩子们对知识如饥似渴的模样。

比如在片中,历史课结束后,学生们都围在老师面前,提问、质疑、辩论,久久不肯离去。

雅斯贝尔斯说过:“没有一个人能认识到自己天分中沉睡的可能性,因此需要教育来唤醒人所未能意识到的一切。”

“每一个学生的心中,都有一扇成长的门虚掩着。每一扇门的背后,都是一个不可估量的宇宙。每一扇门的开启,都是一个无法预测的未来。

重要的是,你能不能温柔地推开它。”

越尊重学生,学生的潜能激发的越大

在《真实生长》里,十一学校的学生们都拥有自由的灵魂。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对抗权威维护自己的权益。

纪录片的主角之一周子其,在历史课上了解到了“内阁”机构的魅力。于是,他和几个同学经过商量,在学校团委的支持下,成立了学生内阁。那张写着“一切权利不经争取,皆为妄言!”的海报被贴在学校各处。

比如,他们就曾经对学校食堂的价格、卫生、饭菜质量等问题,替学生们“维权”,最终使食堂问题得到了改善。

周子其敢怒敢言的性格,从一进校就显露无疑。在《真实生长》的开篇,周子其就在和老师辩论“军训”的意义。

他不满学校传统的军训规则,给校长写信,对军训方案提出意见。还有其他学生给老师发邮件,把军训作为课程重新进行了安排,提出的建议特别详细。

学生们的努力当然看到了效果。因为校方都很尊重学生们的意见,所以,孩子们凭一己之力真的改变了军训固有的模式。

那一届的高一新生,经历了一次“特别的”军训。

老师们允许学生有反对的声音,允许他们为自己的权益发声,这在传统教育里已经是很大的颠覆了。

正如书中所说,“在十一学校,老师们发现,你尊重学生的选择,他们反而会理智地对待选择的机会,他们比我们想象的成熟得多。”

从《真实生长》对几个孩子的采访就可以看出,这些十一学校的孩子们,虽然才十几岁,但对自我的定位、思考都特别清晰,并没有这个年龄的孩子普遍有的迷茫。而且,他们的思想也很成熟,看问题都有自己的独到见解。

纪录片里展现了陈楚乔的一次班级分享。

她给同学们介绍了她最爱的乐队,万能青年旅店的歌。

“大家不要把孤独扣上标签,我觉得人类对孤独的表达是十分包罗万象的”、“我也希望有自己的乐队,亲自唱歌你们听。如果有那么一天的话,我们所有的人就能并肩站在一起。”

楚乔对于乐队的创作理念、歌曲的感受都思考得颇为深刻,令人刮目相看。

尽管惊讶于这些孩子超越年龄的成熟,但想到他们是在十一学校,在一群对教育有追求的老师的引导下,如此闪闪发光和特别也就不足为奇了。

在十一学校,孩子们的潜能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分数。正如剑桥大学校长所说的那样:

“理想的学生,应该拥有相当的学术天分和刻苦学习的潜质,同时他必须有独立的人格,并在学术上有自由思考的能力,他要有志向去不遗余力地驱动自己,同时拥有改变世界的雄心壮志。”

更让人敬佩的是,十一学校对这一点的信念,并没有因为高三生的高考压力而有所动摇。在十一学校,高三的孩子们依然有课余活动的时间,跳舞、拍微电影、参加辩论、打棒球……

学校当然不是不要求孩子们的成绩,但学校愿意支持学生,也是源于几年来在十一的学习,让孩子们拥有了强大的自我管理能力。

他们相信孩子们,能平衡好生活和考试。

在《真实生长》里几位老师说的话,令我念念不忘。因为十一的孩子们思想都比较自由活跃,所以写的作文可能不是那么符合高考的要求,所以老师就告诉他们,“我们也要学会在考场上妥协。为了你们心灵能得到真正的成长,你们按照规定的调子写完一篇之后,再给自己重新写一篇。”

而另一位老师说,“做十一的老师,如果没有一点社会情怀,教得再好就只不过是为中产阶级的后代做升学服务,很可怜的。”

这是十一的老师们,在与传统教育体制对抗的方式,温和而有力。

我在前面提到,很遗憾纪录片没有更多的展现三个学生大学和毕业之后的状态。其实,从一些新闻中,我们也看到了十一学校的国内国外知名大学的录取率是很高的,考入顶尖学校的学生一抓一大把。

当然,这个结果也证实了摆脱传统的灌输式学习,启发式个性化的教学也能适应应试。

但我想知道的还不止这些。我更想知道,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孩子们走入社会以及未来成长更深远的影响,比如像周子其虽然为了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而放弃了历史专业,去北大读了金融。那他在十一收获的那些自由的思想,是否能为他从事金融行业带来什么特别的思考?

再比如像陈楚乔按照自己的梦想去国外读了电影专业,走入社会之后她又是如何去平衡梦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她们在十一学校所获得的自律、抗挫力,能不能增加他们未来人生的幸福感?

如果能通过影像记录,带来对一个人成长更为完备的观察,我想一定特别有意义。

我不敢说,十一学校是中国教育改革的希望。因为,我很清楚,十一学校的改革成功是不可能被简单复制的。

由于十一学校的历史背景,它在特级教师的数量、学生生源的质量、资金的支持等等方面都是不可比拟的。我们都知道,这些条件缺任何一个,十一学校的改革就不可能成功。

但很感谢有这样的纪录片,和这样的学校存在,让我们看到了理想中的教育是什么样子的。

同时,让我们窥见,一群孩子是如何“长大成人,长大成‘珍贵的普通人’”。

因为存在,也是一种力量。

相关文章:

北京十一学校总校校长李希贵眼里的教育真相:教育就是帮助孩子认识独一无二的自己!

北京十一学校副校长秦建云:教育的意义就在于让年轻的生命不断发现新的世界

要教会孩子从“追求赢”到“学会输”——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