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教30年的改革中,随着我国幼教质量的整体性提升以及《规程》《纲要》《指南》的落实,幼儿品格教育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未来取向的幼儿品格教育已经在实践中大量涌现。那么,我们到底要实施一个怎样的关于幼儿未来取向的品格教育呢?我们曾梳理过它们的关系和概念。

幼儿的品格教育不是观念的讲解灌输,三到六岁的幼儿正处于品格养成的关键阶段,幼儿园作为幼儿的启蒙地和培养幼儿品格的重要场所,老师们不仅需要对此高度重视,还要通过组织相关活动对幼儿进行品格教育,为幼儿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本期,针对老师们在进行幼儿品格教育实践时遇到的各种困惑,李季湄教授为大家梳理了品格实践中的6大问题。

01/

看见每个孩子的个体差异

这是所有教育的本质

:幼儿德育必须服从国家对幼儿品格发展的要求,但品格教育又当回归儿童本位,两者矛盾吗?

答:牢牢把握教育作为文化——心理过程的两个相互制约、对立统一的基本点——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

北京六一幼儿园不仅以儿童为本位,而且实现了儿童的自主建构。《纲要》发布之后,他们在养成教育中实现了三个颠覆性的转变:从严格要求幼儿到让幼儿快乐学习;幼儿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表明需求;从消极保护到积极培养。

有个孩子入园后一直丢不开他的依恋物,喜欢拿着水壶睡觉,经常抱着从家里拿来的毛毯,甚至在户外活动时也要抱着自己的毯子。六一幼儿园在对待幼儿的身心发展上尤其注重个别发展,这个孩子的状态一直没有改善,他们通过游戏方式让孩子逐渐正确对待自己的依恋物,直到可以放下。

老师和孩子玩起“捉迷藏”的游戏,孩子把自己的依恋物藏起来,老师怎么都找不到时他会很高兴;当老师假装找到他的依恋物时,他就藏在大家都找不到的地方。随着孩子离开依恋物时间增多,尽管他的床上还有依恋物,但状态已经明显改善。这说明老师互动引导越有趣,带给儿童的意义就越大。

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儿童放手依恋物的时间都是不一样的,有的儿童是一个星期,有的一个星期都不到,有的可能需要一个月甚至更久,这就是个体差异,因此我们要牢牢把握价值引导和自主建构这两个机制。

六一幼儿园坚持保教合一的原则,牢牢把握这两个机制,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在培养过程中,更加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关注幼儿的原有生活经验、心理健康、情感需求、个体差异以及幼儿学习过程中的经历、感受、体验。

延伸阅读

北京六一幼儿园是中国幼儿园保育规则的创写,中国最早的保育规则和原则是由他们幼儿园制定的,他们的前身是延安保育院,新中国解放后,延安保育院到北京成立了北京六一幼儿园。

02/

永远不要忘了,

儿童有他想做、应做、能做的

:品格教育的目标是规定的,怎么可能让幼儿按照自己的目标去做呢?

:品格教育目标是有规定的,为了在目标之下让儿童能够达到合理需求、合理期望,教师作为桥梁要激发孩子们的主体性,帮助他们实现自己感到高兴的目标,并朝着教育要求的方向发展。

首先在观察、分析每个幼儿的基础上,发现每个幼儿想做的、应做的、能做的事,培养幼儿的意识并帮助他们学习如何建立自己的小目标。想做的不能做,就很难建立起孩子感兴趣的目标;应做的如果没有想做的作为基础,就会偏离孩子的兴趣点。因此,如果是儿童自己想做的、能做的、应做的,我们就可以帮助他们建立自己的小目标。

其次是通过多种方式帮助每个幼儿按自己的方式、沿着自己的路线去实现一个个小目标,实现差异化而非统一化的发展。就像《指南》提到那样,尊重孩子的个别化发展,没必要要求全班孩子都是一样的发展速度。还有教育目标,教师作为桥梁能够激发孩子们的主体性,并且帮助他们实现自己感到高兴的目标。

老师通过和幼儿讨论在幼儿园想做的事,让家长帮助制作成任务卡,之后孩子自己制作目标卡片。他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小的目标盒子,想到什么目标就把它画下来插到目标盒子里,每天来到学校就抽一个出来,既是当天的小目标,也是一份小期待。孩子们朝着目标去努力,家长和老师都为他们的表现感到高兴,孩子也能觉察到自己的进步。

如《多米每天一个小目标》:一是“自己吃完午饭”,这个是比较容易实现的;二是“记住每一个同学的名字”,那就需要每天记下一个同学的名字;三是“读一本绘本”,刚上幼儿园还需要与老师共读;四是“发现一个有小车的地方”,还没完全熟悉幼儿园,想到有小车的地方玩耍。

老师通过带领小朋友每天梳理自己的目标,再对照《指南》的大目标,不断引导、铺垫,有时孩子没有想到的目标,老师可以有意识地提醒。每个孩子都有自己从能动性里产生出来的目标,我们的教育就是要帮助孩子形成自我,帮助孩子去找到他眼前的生活目标,帮助他实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实践,这样的未来取向,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延伸阅读

当教育对象是幼儿时,是以成人的目的为主将幼儿的生活套入其中,还是以幼儿的生活为主,慢慢地、谨慎地向目标的方向循循善诱,这一区别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日)仓桥惣三《幼儿园真谛》。

成人在考虑一天的活动时,很容易落到总是想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的陷阱里。而教育是帮助孩子自我成长,不是把他们圈在教育的框架里。——【日】津守真《幼儿工作者的视野》

03/

孩子们不想叠被子?

一场“有预谋”的改革开始了

:培养品格能像科学、艺术领域那样,让幼儿主动去发现、探究、想象创造、自主建构吗?

:体育中儿童的勇敢、团结,科学领域中儿童的探索合作、表达创造都是品格,里面都蕴含着儿童的情感表现,创造着他们的人生观。

儿童自主建构的能力远比成人想象中更有创造力,品格教育不是孤立的,科学、艺术等领域 也不只是培养知识与能力,它们是互相融合的。

有天午睡起来老师听到有的孩子说想睡上铺,这样老师就会害怕我跌倒不要我叠被子了;是的,我在上面叠了被子还要拿到那边去,摇摇晃晃的好吓人啊;我都是直接卷起来,而且还快;我叠都不叠,直接抹平就好了......其实老师花了很多时间教他们叠被子,可他们还是学不会、记不住。

听到孩子们的谈话,老师尊重孩子们的决定,而后做了三个改革。第一个改革是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叠被子,但要选择一种叠被子的方式并且维持一周。孩子们的被子有裹圆球的、对折成长方形的、裹长筒的、平铺床上的……当隔壁班的朋友说他们的寝室乱得像个鸟窝一样时,他们很不服气,觉得自己班的寝室才是最整洁的,是自己发明创造的叠被子。老师抓住这个契机带他们参观了隔壁班寝室,回来后有小朋友就说我们的寝室是乱了一点,老师就让他们看着办。

改革二:淘汰制,减少叠被子的样数。他们采用民主投票的方式,每个孩子都上台为自己觉得最方便的叠被方式拉票,最后选出了3种叠被子的方式,横着的、竖起的,卷起来的,唯独没有幼儿园要求的方形。但老师尊重孩子们的选择,他们也很高兴自己创造的“发明得到了认可。当检查清洁的老师要求他们把被子摆放得更整齐一点时,老师参与了孩子们的讨论,他们的第三个改革是用分配的方法来解决。这一组独床用横着的叠法,另外两组分别采用竖起和卷起的方式,问题终于得以解决。

“叠被风波”是多领域的综合学习,从中可以看到,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凭借自己的智慧,自主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了真实生活中的问题,让叠被更合理,环境更美观,自主地建构着自己的生活,发展着自己的品格与能力。

04/

不是被“管压”,

而是唤醒幼儿内心

:怎么让幼儿在品格教育中感到愉悦,而不是觉得被“管压”?

:提高幼儿园整体生活质量,培育主动型人格;引导幼儿看到“可能的我”,不断体验“生活向前向上”的快乐;重视 “原体验”,培育阳光、进取的生命底色;发挥德育的“享用功能”。

一是要提高幼儿园整体生活质量,培育主动型人格。过去幼儿园在培养接受命令和服从管制的孩子上有点根深蒂固,现在的课程改革倡导的是引导性教育,给予儿童一个快乐的童年。比如幼儿园中“光盘”行动并不是看“哪个孩子今天光盘了”,而是老师与幼儿平等地参与活动;其次是尊重孩子的自助活动,大班的孩子自己想吃多少打多少,中班孩子是半自助,制定规则来保证他们的营养均衡;允许孩子自由选择餐桌位置和一起吃饭的同伴。从吃饭这件小事做起,给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氛围才能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从而培养他们的优秀品格。

二是引导幼儿看到“可能的我”,不断体验“生活向前向上”的快乐。每个人面对的有两个世界,一个是现实的世界,一个是可能的世界。可能的世界存在于人的思想、精神之中,因此,人才能够成为唯一的、超越现实的存在。虽然我现在做不到,但有一个构想明天的我鼓舞着,今天的生活状态是不一样的。所以品格教育不仅要看到现实的“我”,更重要的是对自我的期待,前面提到的《多米每天一个小目标》就是这个意思,“可能的我”或许小一点,但孩子能不断实现对自己的超越。一个“可能”的我,引导人走出现实,走向可能,实现自我的超越。

三是重视 “原体验”,培育阳光、进取的生命底色。如果孩子从小就被认为是自卑的、焦虑的、或者是被忽视的,那么这会影响他们一生。积极、正面的原体验可以从吃饭这样的小事情做起,在观察、记录、分析、积累中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就餐习惯、身心状况,配合家长不断改进,这就是在为孩子良好的原体验奠定基础。因为“光盘”行动只是教育的手段,不能给孩子吃饭造成的压力。孩子也有成长的权利,有不喜欢的食物是正常的,只要不影响身体,如果不喜欢菠菜就换成同样有营养价值的蔬菜。我们要发展孩子内在的动力、积极的体验,而不是偏重外在的强化和控制他们要“光盘”,要重视原体验,吃饭就是培养儿童情绪根基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第四,发挥德育的“享用功能”。享用功能是德育过程之逻辑必然,也就是说德育本身就具有使人快乐的属性,它根植于德育的本质之中。如果你的德育教育让孩子苦闷了、觉得压抑了,那就要进行深刻反思并发挥德育的享用功能,去唤醒幼儿心理,让幼儿看到自己行为的意义,从而获得内心的幸福感、满足感,体验到属于道德意义上的愉快,从而体会到生活的快乐与意义。

05/

品格教育要通过生活

才是真正的教育并发出力量

:品格教育要融于幼儿生活,那能否进行专门的品格教育活动呢?

侧重品格教育目标的活动是可以单独进行的,但杜威早在上世纪20年代就警告过,专门化的道德教育内在隐含着脱离生活的可能,因此必须提高专门品格教育活动的生活性、有效性。

品格教育要融于幼儿生活,不在于能否上好一节活动课,很多幼儿园的课表都是划分成社会、科学、艺术等领域。那在社会上课上讲关于品格教育的故事就是德育了吗?是班上的孩子在品格教育中存在什么问题吗?还是这个故事更贴近幼儿的生活?其他方面有没有德育呢?

其实侧重品格教育并不等于不发展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指南》中的五大领域都蕴含着品格教育,如果要提高品格教育活动的有效性和生活性,一定要注意儿童本位,抓真实问题,避免说教。

如在语言方面,有天孙xx来幼儿园很不高兴,原因是“妈妈骂我了。”原来是孩子想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但妈妈不同意。昨晚自己整理书包,妈妈说他理不好;今早要自己穿外套,妈妈两下给他穿好了。孩子想要坚持,妈妈却觉得他不听话,可孩子觉得自己没有错。老师意识到这是孩子普遍存在的“烦恼”。老师便由此组织了一场谈话活动,孩子们讨论得很是激烈:

“孙妈妈说得对,我们还小,就该听妈妈的话,再说我们也做不好呀!”

“孙xx对的,他主动做自己的事。上次我要扣纽扣也被大人说一顿。”

“孙xx做得对!自己有道理就应该和妈妈说,也不能什么事都听大人的。”

“想自己做是对的,可妈妈不同意也不能不听呀,那样没礼貌。”

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应对这样的烦恼,老师便在家长群里发相关资料进行学习,并开展了一个家长与幼儿面对面交流的活动,他们互相交流想法、互相理解。这样的教育活动就很好,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品格教育也是如此!

延伸阅读

哈佛大学一个教授做的孩子成长曲线研究表示,孩子成长是有爆破期的,这时孩子的能力、思想等会有一些突变,它不是线性发展的,是非线性的。如果我们不承认儿童的发展,不承认儿童的变化,就很容易出现在这样的“烦恼”。

06/

别人家的孩子

是最坏的参考

:生活德育的“生活”,就是幼儿园一日生活吗?

:生活德育把品格教育与幼儿当下的、具体的、真实的生活融为一体,不仅限于幼儿园生活,但幼儿园生活是幼儿品格教育最重要的阵地

生活德育是一种实践性德育,是对知性德育的批判与超越。它倡导动态的、行动的、建构的、过程性德育实践。幼儿园生活作为幼儿品格教育最重要的阵地,我们都希望孩子在这个环境中接受正面的教育,但真实的状态却并非如此,幼儿园也会受到社会等不同外界因素的影响,甚至会通过家长、老师等不经意带进来。

毫无疑问,幼儿园的显性课程都是很正面的,但也潜藏着容易给幼儿造成负面影响的隐性内容,就好像教师节孩子出于对老师的爱送自己的手工礼物,然而就有家长带着孩子送别的,这是一个很严肃的问题。幼儿园亟需密切家园合作,教师要格外关注幼儿园生活中影响幼儿品格成长的各种动向、现象,及时地捕捉品格教育契机。

此外,幼儿园还很喜欢搞比赛,比认知比背诗等,把孩子的兴趣目标完全引到一个功利的方向。比如有大班老师组织孩子们开展整理书包的比赛,第一名的孩子奖励红花,第二名、第三名以此类推。培养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出发点是好的,却忽略了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在活动中有孩子没有整理好,其他孩子就嘲笑他好笨,为了得到第一也不愿意主动帮助他人。

幼儿园要向外部世界开放,也要坚持初心保持教育的正向影响,注意价值观的选择。尽管在现代社会需要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但幼儿的竞争意识是分阶段的,这是一个发展课题。老师要先把握竞争力的三要素:健康的自我认识;能力基础以及竞争的道德储备。老师是否观察到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差异?对于生活自理能力较差的孩子跟家长联系过吗?对此采取过什么措施?对前几名所谓优秀的孩子,是否了解到他们在家里的自理能力?他们的能力是怎样培养的?

大量的比赛容易导致孩子产生自卑与焦虑,甚至打击他们的自信心。有些家长回家后还会责备孩子不如他人做得好,殊不知别人家的孩子是最坏的参考。我们要善于观察、分析孩子,对于竞争意识培养,需要认识到孩子还处于认知阶段,过分追求超过别人的优越感,会使儿童感到压抑。

生活德育是一种德育理念—— 生活和道德是一体的。“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杜威)”即幼儿品格形成是在幼儿吃喝拉撒睡的生活中进行教育的。

延伸阅读

人生的早期、初期和后期的发展都是不一样的,这是一个发展课题。每个人都有每个阶段的发展课题,前一阶段的发展课题不做好,就提前去做后面一个阶段的课题,会摧毁前面的基础给后面带来灾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