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5日,主题为“中国教育大变革”的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八届年会在北京举行。国内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企业家、地方教育管理者及一线校长、教师等40余位专家、学者秉持“凝聚社会共识,推进教育改革”的教育情怀为教育奔而呼,凝聚成教育生生不息的希望与力量。教育大变革前瞻与策略应对 | 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第八届年会成功举办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教育理论与政策研究院院长、中国教育三十人论坛成员项贤明做了题为《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多出人才》的主题演讲


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多出人才

今天我要和各位讲一个常识性的问题,让人感到抱歉的是,这个常识性的问题如今却变得很有讲一讲的必要。这个常识就是:我们办教育和进行教育改革的目的,是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在全党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主题教育活动。这一主题教育活动,目前正在不断深入推进,已经在全党乃至全社会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积极影响。我国的教育改革,从1978年开启序幕,到1985年5月27日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全面拉开大幕,至今已经走过了43年的历程。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我们是否还清楚地记得,我们教育改革的初心和使命是什么?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第一条就明确指出:“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个《决定》还要求我们,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教育改革的这一根本目的。可以说,《决定》关于这一根本目的的表述,准确地表达了我们进行教育改革的初心和使命。无论我们在教育改革过程中遇到怎样的新挑战和新问题,采取怎样的新举措和新对策,其最终的旨归,都应当是为了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决定》提出的这条教育改革根本目的,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这一社会现象的本质要求。改革开放以来,教育理论界给我们教育赋予了太多太多的非本质阐释。教育既是一种投资,教育又是一种消费,教育还要拉动内需,教育要为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等服务。在强调教育这些社会功能的同时,我们切不应忘记教育这一社会现象自身的质的规定性。在本质上,“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这是《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对教育这种社会现象的经典理论阐释。教育的目的就在于培养人,而教育改革的目的就在于更好地让教育发挥其培养人的社会作用。

我们办教育的初心,就是要培养人,至于教育促进经济发展、拉动内需,等等,都是教育的派生功能。世界上所有办教育的人,都不怕孩子们学习,我们怕的是孩子们不学习、不会学、学不会、学得累还学不好。纵观世界各国的教育改革,无一不是以努力促使孩子们学得更好、更好地学为目的的。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恢复高考等重大教育改革,到今天建设优质公平的教育体系,我们的教育改革始终没有离开“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一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这一点,在这些年来党和国家一系列重要文献中都能看到明确的反复强调。

在今天的教育改革中,我们切不可忘记“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一教育改革的初心和使命;切不可忘记,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一大批各行各业优秀人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大幅提高整个民族素质,需要我们培养出一批又一批能够跻身人类文明发展前沿的杰出人才。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靠一个傻瓜教育系统支撑起强大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古今中外,概莫能外。面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样艰巨的历史任务,“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这一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的重大意义,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要而突出,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现实且迫切。

当前,我们正在下大决心努力推进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内外学业负担的教育改革。在这一改革过程中,我们仍然应当牢牢记住教育改革的初心和使命,要深刻认识并始终牢记:“减负”,必须为培养人才这一根本目的服务。如果离开了培养一大批优秀人才这一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那么,我们的减负改革就有可能成为一场南辕北辙、误入歧途的冒险,就有可能再次造成耽误我们一代人的灾难性后果,如同我们在那个缩短学制、开门办学的十年里曾经做过的一样。我们全体国民,都有必要对此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高度的警惕!

在落实“双减”政策的过程中,我们必需时刻牢记这样一条基本原则: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并不是简单地让孩子们学得少一点、学得简单点,而是要让孩子们学得轻松活泼一点,在兴趣盎然的状态下学得更多、学得更快、学得更好。

我们有关部门应当清醒地认识到,减负只是我们达成优异教育政绩的手段之一,因此,减负本身不是政绩,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才是真正的政绩。衡量一个地区教育工作做得好不好,减负不能成为评价标准,在培养优秀人才方面取得的成绩才是我们评价教育工作好坏的根本标准。减负,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达成优异政绩的多种手段之一,的确是我们当前应当完成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但是,在减负的改革过程中,我们一定要防止出现“目标置换效应”(所谓“目标置换效应”,打个比方来说明,我们为了砸碎一个石块,要去找一把合适的铁锤,如果我们找着找着,找到铁锤就成了我们的目的,却把石块忘在了一边,这就是出现了“目标置换效应”),即防止在减负改革过程中忙着忙着就迷失了我们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进而错把手段当成了目的,以减负的成绩取代了教育培养人才这一真正的教育成绩。迷失了培养人才这一教育改革的根本目的,有可能给我们的教育改革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其中道理,是不言自明的。

减负,作为一场教育改革,而非社会运动,必须从改革教育体制、改进课程教学、改良学习方法、改善教育环境等细微处入手,脚踏实地,循序渐进。要通过改进教育教学过程,建立一个丰富多样、更具可选择性的现代学校课程体系,为孩子们提供更加适合每个人个性发展的教育,让孩子学自己想学的东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我们的中小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得更多、学得更快、学得更好。在这诸多改革过程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十分关键的一环。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教育不再是一种被强迫的过程,学业也就不再会是一种负担。在落实“双减”改革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记住:“减轻学业负担”,绝不能简化成“减轻学业”!

像目前不少地方在落实“双减”过程中所做的那样,简单地缩短学习时间、减小学习难度、降低评价标准等,虽然也能减轻中小学生的学业负担,但这样简单粗暴的减负,绝非我们这场教育改革的本意。因为,这种简单粗暴的减负,虽然短期内有可能迅速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却与我们教育改革“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的根本目的是背道而驰的。

实际上,历次教育改革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忽视教育专业性,以简单粗暴的方式强行减负,往往刚减了左边的负担,又增加了右边的负担,到头来不但学业负担减不下来,人才培养也会被耽误了。减负,其实是个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任务,应该交给教育专业人员去努力逐步完成。有关部门应当致力于诸如高校招生和录取制度改革之类事情,努力建议一个多元、开放、透明的高校招生录取制度,为教育专业人员的减负工作扫清障碍,为杰出人才的培养工作扫清障碍。

既要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学业负担,又要培养出一大批优秀人才,关键在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质量观,在于从唯分数的应试教育质量观,转向更加全面、更加长远的素质教育质量观。要从根本上改变简单地以分数论英雄的评价方式,转而以是否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培养出了一大批高素质的优秀人才这一长远成效作为评价我们教育工作的标准。要实现这样的教育质量观的转变,改革我们的人才选拔机制,特别是改革高校招生考试和录取制度,是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古语云:“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句话并非只是说人才培养很难,而是也蕴涵和揭示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某种规律,即在培养人才这件事情上,我们必须要有耐心,要从长远着眼,不能过于急功近利。近年来形成的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的局面,虽然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但急功近利的教育质量观无疑是最根本的原因。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并不是我们的学生学得太多太难了,而是急功近利的教育给孩子们施加了太多有害的、无意义的压力。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教育质量太高了,相反,是我们的教育质量被应试教育带来的无意义的学业压力降低了。

“公平”和“质量”是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两大主题,党和国家一直强调的是“优质而公平”的教育,但近年来的社会舆论似乎有以“公平”压倒甚至代替“质量”的倾向,与此同时,“减负”的舆论浪潮更是大有淹没“质量”的声势。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教育公平当然十分重要,但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质量是教育公平的条件之一,没有质量的教育公平,是没有意义,也没有价值的。

从近年来国际社会的教育发展理念看,“质量”和“公平”也一直是贯穿始终的两条相辅相成的主线;美国政府在2002年颁布《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法案,但仔细阅读这个法案,我们很容易看出,虽然法案所宣称的目的是教育公平,但通篇贯穿的一个主题却是提高教育质量。2015年,美国孩子首次获得国际奥林匹克数学竞赛的冠军,总统奥巴马立刻亲自接见美国奥数代表队。反观我们,这些年却在减负的浪潮中不分青红皂白地全面贬抑甚至批判奥数。长此以往,华为4G算法据说主要靠的是俄罗斯数学家,5G算法据说主要靠的是土耳其数学家,将来6G、7G是否有可能依靠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数学家?逼迫小刘翔去学奥数当然是不对的,但不给小陈景润学奥数的机会,同样也是错误的,甚至是更大的错误!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我们办教育,目的就是为国家和民族培养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进行教育改革,根本目的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培养人才。如果忘却了这一根本目的,那么,我们的教育改革就有可能迷失方向,我们的教育发展就有可能陷入困惑甚至危险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