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之际,我国脱贫攻坚工作取得全面胜利。中央也指出,要把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近期,一场关于乡村教育的研讨——第16届河南教育名片发展论坛暨“从幼儿教育到成人教育”观摩研讨会在河南辉县市川中幼儿园举行。

作为教育人,该如何助力乡村教育?多年来,辉县市川中幼儿园在郭文艳园长带领、河南师范大学刘晓红教授指导下,秉承教育家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依托丰富的乡土资源,实施生态教育,建构园本课程;在中国农业大学孙庆忠教授引领下,创办了全国第一所以幼儿园为依托的乡村社区大学——川中社区大学。

面对乡村处于“集体失忆”边缘,乡村教育普遍存在“空心化”处境,中国大地上有一批乡村教师,立足本土文化资源,用自己的行动坚定践行陈鹤琴的思想,有一批高校学者走下讲台,长期关注乡村教育、参与乡土文化建设。本期,我们邀请河南师范大学刘晓红教授跟大家分享她对学前教育的中国道路的一些思考。

 

                                                                           刘晓红

                                           河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硕士生导师、教育学博士

                                                       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访问学者

一、学前教育“乱象”“洋象”与“怪象”

近年,我一直在思考中国学前教育存在的三大现象:“乱象”“洋象”与“怪象”。十年前,中央颁布两个“国字头”文件(《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开始重视学前教育的发展,大家都在说学前教育的春天来了。其实在我看来,最初很长一段时间,学前教育处于自生自灭的“乱象”中,遍地是不规范的“黑园”,民办幼儿园收费乱,课程教材选择乱,致使园长们一边做着幼儿园,一边不知所措,没有方向感和归属感。
在这一过程中,学前教育出的“洋象”也挺多。提起学前教育理论家,大家首先想到的多半是蒙台梭利、福禄贝尔、杜威、皮亚杰等西方学者,争相学习模仿的课程也多是华德福、瑞吉欧、高瞻,以及当前流行的STEM课程。再看幼儿园使用的绘本,绝大多数是国外译本,就连民办幼儿园也乐于取外国名字,如“小哈佛”“小剑桥”“双语”“国际幼儿园”等听起来高大上的洋名字。此外,幼儿园老师们外出培训学习,还出现一种怪象——“都是专家惹的祸”,今天听这个专家这样说,明天听那个专家那样说,结果一回来,不知道自己到底该听谁的,到底该怎么做。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早在一百年前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已经在思考。他在《幼稚园之新大陆》中提出中国幼儿教育患了三大病:外国病、花钱病、富贵病。外国病怎么得的呢?他说:“弹的外国的钢琴,唱的外国的歌曲,讲的外国的故事,玩的外国的玩具,吃的外国的点心,中国的幼稚园几乎成了外国货的贩卖场。先生做了外国货的贩子,可怜的儿童居然做了外国货的主顾。”这一点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二、乱象背后,是教育没有根

为何会出现乱象、洋象、怪象?我个人总结了三点:国人不自信、政府缺监管、教育没有根。我们曾长期处于一种弱者心态,总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骨子里不自信的后果表现在教育上是西方主义、个人主义、科学主义的盛行。同时,政府一度缺监管,导致学前教育边缘化,出现黑园、门槛低、无经费、乱收费等现象,以及外国品牌随意驻入、传统文化缺失、缺乏教育理念,又出现了教育无根的怪象。
当前,教育上的西化比较明显,尤其在学前教育,一些不考虑国情、盲目的拿来主义,被美其名曰“与国际接轨”,实则容易出现水土不服或被曲解的情况,比如不少中国老师、家长只是简单模仿西方表面上的一种“自由”,导致儿童过度的自由、自我,在各种公众场合大声喧哗、目无他人。这种虚假的自由观,让我们的孩子没了规矩,成了玻璃心,说不得、骂不得、打不得,最后师道不再尊严。两千年前,孔子告诉我们“从心所欲不逾矩”,“从心所欲”是内心的一种自由,但后面还有一句“不逾矩”,自由是需要在一定规矩范围内,并没有绝对的自由。

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以社会为本的国家,注重以家庭为单位,强调伦理秩序,每个人都是社会网络中的一个点,彼此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鼓励个人承担社会责任和担当。而西方文化以个人为本,从我出发,每个人都按契约来进行。巨大的文化差异下,在中国文化土壤里,长不出我们理想中完全一致的西方教育结果,而现实中仍然有不少家长和教师对自由和规则没有充分的理解,放纵了孩子。
同样,如今我们在教育中过度强调科学至上,强调分科化,忽视人的存在,把人和教育工具化。如果把人的培养和生活,都用一种流程化、格式化、程序化的方式来解读,就容易忽略人的不确定性、变动性和需求多样性,以及尊重人本身的整体性。或许,老师们在程序化思维中,学会了很多操作性强、实用性强的内容,但那是“术”,并没有懂得“道”。
而我们提倡的超越科学主义,就是要老师不断用各种各样方式引导幼儿去体验、整合资源,让孩子通过综合活动得到思维的锻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让他的生活意义得到提升,这才是有质量的教育。


三、中国教育要培养的,一定是中国儿童

“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先生早在一百年前提出,我们教育要培养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近年来,让中国近代教育思想复归,已是国内基本的大政方针、治国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做过类似谈话,比如他在中央政治局第13次集体学习上说,“如果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在庆祝共产党成立95周年,他提出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在教育大会讲话明确表示,“我们是为党、为人民办的学前教育,是为中华民族办的学前教育,是扎根中国大地办的学前教育,不是西方教育思想的实践者。”可以看出,我们的教育承载一定的文化使命和责任担当,从幼儿园就开始了。
文化自信来自教育自信。央视推出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诗词大会》《经典咏流传》《国家宝藏》等节目,河南卫视推出的《唐宫夜宴》《端午奇妙游》频繁“破圈”,畅销书《颜氏家训》《曾国藩家训》《梁启超家书》《傅雷家书》重新受到读者热捧和喜爱,今年语文高考试卷内容,考题多涉及青少年的立志、自信自强、国家命运、责任担当,这既是一种导向,也是大势所趋,我们理应在这个时代顺势而行、顺势而为。
此前,我去美国参观幼儿园,遗憾没看见美国私立贵族幼儿园,但转念之下又释然了,我看到的正是美国大众化学前教育的现象。而当我们提起中国上海、北京、深圳等地做得特别好的幼儿园时,那不一定能代表中国大众化幼儿园水平,真正代表中国正常水平的学前教育可能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要把幼儿园办好,踏踏实实做好自己的教育,那就是在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了。
可是,有的园长一会儿左摆,一会儿右摆,根本原因在于自身还不够厚重,没有自己的文化理念,才会被别人牵着鼻子走。当我们认同自身厚重的文化传统,就可以像一棵大树一样扎根下去,别人身上取来的“经”,便只是锦上添花。
因此,在文化传统缺失、缺乏教育理念的现状下,应该重新问自己三个问题:一是“我”是谁?学前教育的存在具有什么价值?二是“我”从哪里来?我做幼教的初心是什么?三是“我”到哪里去?我要办什么样的幼儿园?这些都是园长们应该慎重思考的问题。
说到底,学前教育属于意识形态范畴,与人息息相关,一定要有自己的价值取向。尤其应当考虑两种价值取向:儿童发展适宜性与文化适宜性。第一个儿童发展适宜性的价值取向,培养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儿童,这是最基本的。同时,千万别忘了教育还有文化适宜性取向,即需要考虑清楚“我们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美国培养的是美国公民,日本培养的是日本公民,英国培养的是英国绅士,我们的教育培养的也一定是中国人。

四、重拾文化自信,先把陶行知、陈鹤琴的精髓“吃透”

“去中国化”的教育是很悲哀的。中国崇尚集体,强调伦理等级、社会和谐,如尊重长辈、个人服从集体等,而西方崇尚个体,如个性发展、个人兴趣和需要的满足,道德自主、个性张扬、自由表达。
在全球化和多元化背景下,若以科学性取代多样性、地域性,会陷入文化殖民,世界上不存在一种最好的幼儿教育理念能适合不同文化中的所有儿童。所以,脱离文化谈教育没有任何意义,先进的理念不等于西方的理念。
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西方教育?最基本的态度应当是,“剔其糟粕、取其精华”,不学表象,学本质。比如,再拿“自由”来说,我去美国幼儿园跟班观察时,园长和老师们带着孩子去图书馆参观,提前给孩子们约法三章,其中一条是不能在图书馆大声喧哗,孩子们都同意了。等孩子们到图书馆后,面对各种各样漂亮的书籍,孩子们窃窃私语,也交头接耳,偶尔难免发出激动的声音,这在我看来都是可以理解的。
可是参观完回到班级,我发现老师坐在凳子上一声不吭,孩子们围坐地上也不吭一声,足足五分钟后,老师才告诉孩子们之所以让他们静坐是因为他们没有遵守好提前的约定,因此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代价——静坐。类似这样的例子非常多,美国教育强调自由的背后,其实非常重视规则教育,而我们不能邯郸学步,机械照搬,应当开启对话,求同存异。
今天,在行动上,我们要提高文化自信。园长首先要内心强大,愿意做事,信念坚定。同时,深挖中国学前教育的思想精神,凝练办园思想。不用花太多心思在某种高大上的特色教育上,我们就把陶行知、陈鹤琴两位先生的“活教育”“生活教育”,拿来好好研究一番。
比如陈鹤琴的教学原则提出,凡是儿童自己能够做的,就应当让儿童自己做,鼓励儿童去发现他自己的世界,积极鼓励胜于消极制裁,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等,比如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提倡社会即学校,教育要与生活相联系,反对死读书,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性和独立工作能力,“做中教、做中学”等教育思想,落实到位了,都是优质教育。

五、学前教育中国化的发展路径

因此,在学前教育中国化的发展路径上,谈几点个人看法:
认识上,要达成共识。比如,基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西方文化;课程改革要兼顾中国和本土文化;高质量的学前教育要走自我创新道路;让经典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
在立场上,首先需要传承优秀文化,培养中国儿童。学前教育承载一定的文化使命和责任,如中原文化、黄河文明、农耕文化、民俗文化、民间游戏、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以及河南精神,都是非常好的文化资源,白白丢掉,不去利用非常可惜。我们的园长首先要有文化,这个文化不是从书本上得来的,是去深入了解自己的乡土文化,了解还在世世代代生活的地方,知道自己的根在哪。
其次,尊重教育规律,回归教育本质。我们的教育不是只教知识,更是要倡导一种未来的生活方式,引领社会整个风气的转变,正如朱永新说过一句话,“看见今天的儿童,就看到了国家的未来”。我们眼里的孩子不是一个孩子,而是未来中国社会建设的“脊梁”,学校和社会生活不能完全脱节,让他们走出学校,也是一名合格的公民。
最后,倡导启心启智教育,培养通慧人才。每个儿童从出生开始,就存在一系列的家庭和社会责任,我们对儿童的教育需特别注意责任教育、规则教育以及生活方式训练。这与中国传统文化里强调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一致,从小要给孩子一个大的人生格局观。与此同时,还要注重训练儿童哲学思维,培养他们像古代智者一样,拥有抽象、批判反思、多维、创新等能力。在意愿上,以中原文化为背景,展示中国崛起力量,以黄河文明为背景,讲好中国的故事,以中国伦理为背景,厘清个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大国外交为背景,宣传中国的使命与国际担当,以全球发展为背景,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等,这些优秀的内容都可以体现到学前教育。
其实国内浙江的安吉游戏、河南的食育等,都是很好的案例,具体到实践过程中,可以参考几点建议:第一,课程开发,幼儿园可以以优秀传统文化为载体,根据地域文化开发园本课程;二,教学改革,着重思考在孩子吃喝拉睡的日常生活中进行教育教学,千万别认为教育就是上节课,组织一个活动才是好教育;第三,一日生活中挖掘学前教育,从传统文化中挖掘学前教育价值点,如升国旗中的爱国主义教育,男女有别的性别教育,“家”文化的园所环境创设,长幼有序的同伴交往教育,中庸之道的幼儿园管理,和而不同的个性教育。

六、教育的使命是引领未来的生活

儿童,是终身发展的儿童,要为儿童的一生负责,不是满足当下的吃喝玩乐就足以;儿童,是完整社会中的儿童,要为他们改造社会环境,形成家庭、社区、幼儿园共同体,让他们走出幼儿园,在社会中也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儿童,是完整生活中的儿童,不能知识割裂,知能割裂,五育割裂。
现有的学校教育里存在着非常多割裂的知识观,一个未来生活的儿童,一定是以他的智能、智慧、完善的心灵来引领他健全的身体,只有这样才能适应未来的教育。
《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目标提出,所有做教育的人都要朝着构建一个服务全民终生学习的教育体系。从这里我们能看到,教育的使命是引领社会,引领人们过一种生活,教师的任务是从具体活动的组织者转化成一种生活的引导者,幼儿教师也不是一个简单引领孩子做活动的组织者,而是引领孩子在幼儿园过一种未来的生活。
只有通过这样的引领,才能让幼儿园过上现代化生活,让孩子以一个健全的人的状态,参与到未来社会生活中。幼儿园是孩子们生活的地方,同时也是国家政治和文化建设的高地,承担着文化使命和责任。在我们国家,对社会文化生活的引领和组织,是靠我们建立一个全民的社会教育,重要的节点和集中点就是学校、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