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教学法研究·中国元素的奥尔夫教学”研讨会日前在上海召开。本次研讨会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来自全国专业院校的两千余位音乐教育专家、专业师生参加了主题发言、工作坊、论文宣讲、教学案例展示与点评、教学法论坛以及专题论坛等系列活动,共同回顾、梳理了奥尔夫...
生成课程的起源与发展 生成一词早期来源于心理学界,由美国学者莫林·维特罗克(Merlin C. Wittrock)提出,大致意思是指新的学习与个体内在的知识结构建立一种有意义的联结,这个基于理解的学习过程即生成。[ 张良.课程知识观研究——从表征主义到生成...
赫尔辛基芝麻街幼儿园建筑面积约900多平方米,根据芬兰教育部门相关规定,生均面积要求7平米以上,因此,该园共收托幼儿80多名,包括1-5岁幼儿班和6岁以上学前班(芬兰小学入学年龄为7周岁)。细致的室内环境园所室内的教育环境以简单干净为主。简单的吊顶和灯饰。走廊的墙面上安置着灭火器,还有供孩子休息的小...
虽然很多教师都已明确,运动游戏会影响儿童的健康和大脑发育,但对于如何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为幼儿提高运动游戏的质量,并对其质量进行评估,仍然会产生种种困惑。本文将要分享的这份“运动游戏量表”或许正好可以为你提供帮助。该量表是基于一项国外小型研究所得的成果,参与研究的早期教育机构共...
你舍得让孩子做家务吗?很多人会觉得,孩子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怎么可以用来做家务?殊不知,舍不得用孩子,才是真正的害了他!今天这幅小漫画,就来告诉大家,不同年龄的孩子,适合做什么家务,从小让他们学会,为自己的生活环境负责!教育从来都不只是局限于课堂学习,家庭生活中的各种锻炼机会能带给孩子更多的知识与能力...
数学认知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重要板块,它的教学目标是让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的数学,感知和理解数量关系,感知形状与空间关系。然而数学知识有较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对于思维还没有发育完全的幼儿来说,学习起来是有一定难度的。很多家庭也很重视早期的数学教育,但由于家长缺乏关于数学教育的认识,很容易...
幼儿的生活需要游戏,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游戏,幼儿天性中的学习倾向需要游戏,而只有当幼儿这些需要得以满足的时候,我们才能说幼儿是以其独特的生命体存在于童年生活中的。因此,游戏的内在价值不仅仅是满足幼儿需要的工具,更是幼儿的生命存在方式。正因为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存在方式,所以在幼儿园课程中应当给游戏一定的...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相互呼应的过程。做好幼小衔接,是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当前,“知识为本”“升学为重”等观念违反了教育规律,将整个社会的焦虑投射到年幼儿童的身心。幼小衔接已经成为一个社会问题,政府、幼儿园、学校和家庭应协力配合,让幼小衔...
导读在一份关于幼儿教师观察评价的调研表中,超过80%的幼师都有这样的困惑:班上的幼儿那么多,如何在不影响日常带班的情况下,简单快速的观察记录幼儿?今天与你分享的文章来自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1月出版的《幼儿发展评价指南》一书,作者详细分享了教师掌握常态化收集信息并简易记录的方法与技巧。希望可以为广大...
国家将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作为未来一个阶段发展的重要工作。学前教育不能缺席,应乘势而上,不断完善体制机制,增强发展动能,确保制度化的投入和积极有效的管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努力提升教师队伍,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课程改革,优化教育环境,为儿童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条件,真正向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体系迈进。...
作者:沈国香,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教师发展中心教研员“发现儿童”的背后到底是为了什么?幼教界现在流行一句话,就是“发现儿童”!这一倡议在理论上保障了儿童的地位和权利,在实践上响应了对“儿童主体”的行动承诺。在这样的一种发展态势中,...
姚健:班本化课程建构对提升教师课程领导力的启示作者:姚健,上海市冰厂田幼儿园 后朴教育 2022-05-23 21:08 发表于上海5325字丨阅读时间约10分钟班级是课程建设的基点,同时班级也是教师具体计划课程内容实施、组织课程活动的场景。 每一位幼儿独特的性格与需要,每一日教师与幼儿互动,思考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