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的人总能快速解决问题?

其实真正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天赋,而是一种可以训练的方法论。

掌握这四个核心关键,让你在任何问题面前都像高手一样游刃有余。

一、稳住心态,冷静思考

为什么我们总是先崩溃再思考?

心理学研究发现,在遇到问题时,大脑会本能的趋利避害,选择躲避或者逃跑。

一个是短期痛苦,但是能带来长久的效益。

一个是眼下的开心,但是却带来无尽的痛苦。

比如,进行运动,短期会感到痛苦,长期来看健康得到了保证,肌肉也得到了重新生长。

比如,阅读一本书,短期大脑会不堪重负,长期来看增长见识,让人越来越聪明。

如何才能快速冷静,思考利弊关系?

1.生理暂停法,6秒冷静术

遇到问题,先深呼吸6秒,让前额叶重新接管情绪脑。

深呼吸3秒—屏息1秒—吐气3秒,告诉自己现在需要解决方案,不是情绪。

2.换框思维

首先问自己三个问题:

  1. 这个问题3天后还重要吗?

  2. 如果是我钦佩的人,她会怎么做?

  3. 最坏的结果是什么?我能接受哪些结果?

正如阿里彭蕾的名言:“无论老板的决定是什么,我的任务是把这件事变成最正确的决定。”

二、找到问题的本质,80%的解决方案都藏在问题里

想要更高效的解决问题,就要找到问题的根源。

很多人做出错误的决策就是错把现象当本质。

比如说,电脑频繁的死机,就立马重装系统,却忽略了有可能是散热器积灰。

看到孩子不写作业,立马训斥孩子又在偷懒,有可能孩子遇到难题在刻意逃避。

想要看透事情的本质,就要多问几个问什么,不仅能培养情绪稳定,还能锻炼深度思考能力。

最常的方法就是5Why分析法:

5Why分析法的来源,就是解决了丰田生产线的问题。

为什么机器突然停了,因为工作量太大,保险丝烧断了。

为什么保险丝会烧断,因为轴承润滑不足。

为什轴承润滑不足,因为油泵堵塞,导致不供油。

为什么油泵会堵塞,因为金属岁屑总是混进去。

那么最终的解决方案便是增加过滤网,防止金属屑的混入。

在遇到问题时,多问几个为什么,刻意培养深度思考能力,直击问题本质。

三、强有力的执行:立马去做

想都是问题,做才是答案。

脑海中突然冒出的想法,立马去做。大脑本能的会偷懒,如果给它多一点的思考,最终导致的可能是拖拖拉拉,也没有执行。

比如,正沉溺在短视频不能自拔时,脑海中出现一个声音,这样下去浪费时间,不如去看书。

那么下一个动作就是翻看书去看,不要给自己找借口,再看5分钟吧,一旦接受了5分钟的想法,不受控制的10分钟,20分钟,一个小时就过去了。

还有哪些解决方案:

  1. 目标拆解:将大目标分解为“最小知行单元”。例如“我要减肥20斤”比“每天仅需运动30分钟”更容易坚持。

  2. 72小时法则:当灵感出现时,立马记下来,并在72小时内行动,否则计划流产概率超过80%。

执行力不是天赋,而是可训练的系统。

正如马拉松冠军基普乔格所说:“不要等待完美的计划,抓住一个够好的计划立刻奔跑——汗水会修正所有偏差。

四、复盘迭代:高手都在“制造失败”

真正的进步=20%行动+80%复盘,但多数人反过来。  

字节跳动就是用“失败手册”沉淀错误,把复盘固化为组织能力。  

对于个人而言,也有复盘模板,下边是我的复盘,周复盘,月复盘,当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最终的目的是思考不足,优化改进。

日反思:

做了哪些不该做的事

有哪些该做而没做得事

今天又遇到了什么问题,问题的根本是?

今天在时间分配上,有什么可改进的

今日感恩:

心怀感恩,会越来越幸福和富足

周计划:

这周发生了什么,完成了什么计划

这周有什么收获,取得什么结果

这周遇到了什么问题,进展怎样

完成的任务,有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

复盘收获:

发现什么问题,总结出什么经验

月计划:

这个月工作上有什么进展,开启或完成了什么项目

这个月收入和支出了多少,哪些支出是非必要的

这个月身体健康情况如何,健康锻炼有没有坚持

这个月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取得了什么成就

 

对自己的新认识:

对自己有什么新发现,探索到什么,挖掘了什么潜力

写在最后:

解题能力的底层是思维习惯,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质是:  

☞ 用理性对抗本能的“情绪控制力”

☞ 用洞察穿透表象的“思考穿透力”

☞ 把想法变成结果的“行动转化力”

☞ 让经历沉淀为经验的“学习力”

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愿你我共勉:

“多数人为了逃避真正的思考,愿意做任何事。而真正的解题高手,永远在问题中寻找自己的进化阶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