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游戏 加入社区

12个成员 10个话题 创建时间:2018-05-11

程学琴:安吉游戏是一场深刻的儿童游戏革命

发表于 2021-01-31 4121 次查看

 

程学琴:“安吉游戏”及“安吉游戏”公益组织创始人,世界真游戏联盟发起人,安吉幼儿教育研究中心主任

经过近二十年来的探索和实践,安吉的学前教育课程实现了由单一的集体教学向“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转变;教师从高控到放手,逐渐学会了观察和解读孩子的游戏行为,成为了将游戏经验转化为教学资源的能手;家长不再反对儿童游戏,取而代之的是对游戏的理解和认同、接纳和支持;儿童更是从教室走向大自然,成为自信、专注的探索者和学习者。

安吉游戏是一场以“让游戏点亮儿童的生命”为信念的游戏革命,把游戏的自主权还给幼儿,让幼儿在自主、自由的真游戏中,获得经验、形成想法、表达见解、完善规则、不断挑战,从而达到自身最大的潜能。

我们将爱视为人类发展和学习的真正条件,建立了以爱为基础的生态体系。这一体系对儿童充分信任和尊重,充分支持和放手,让儿童在有安全感的环境中尽情冒险并体会战胜自我的喜悦,全情投入并享受体力、智力、情感上的突破,静心反思并沉浸复杂、深刻的学习。

安吉游戏以爱、冒险、投入、喜悦、反思这5个关键词为准则,不断为儿童的真游戏和真学习创造条件,把真游戏还给儿童。

28126420ef7c1ebe3a016a9ded22a90f9587.gif

爱是一切关系的基础。只有在真正支持自由和自我表达的环境中,幼儿才能放心地在身体、情感和智力上冒险,保持好奇,不断发现,提出问题。在安吉游戏的幼儿园中,不仅老师像爱自己的孩子一般爱着每一个幼儿,幼儿之间、教师之间、幼儿园与家庭、幼儿园与社区的关系也充满了爱。爱,帮助构建安吉游戏的生态,影响着安吉游戏幼儿园及社区的生活。

没有冒险,就没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没有问题解决,就没有学习。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时间、地点,选择挑战,在探索能力极限时发现并解决困难。教师在现场观察、记录、支持,但不干涉、干预或指导,最大限度保障幼儿接触并享受物理的、社会的、智力上的冒险。

6918ec94*d08e3883b0c5450465eefd2009.gif

没有喜悦,游戏就不可能是真游戏。喜悦是幼儿自主参与游戏、自己调整游戏难度,以及游戏过程中不断反思的结果。安吉游戏的工作者评估每日课程的标准之一就是儿童在活动中是否达到喜悦的状态。喜悦时,幼儿可以安静或专注,也可以吵闹或表达……喜悦的精神状态不断滋养幼儿的生命。

真正的投入产生于幼儿充满激情的探索、发现物理世界和社会的过程中。安吉游戏赋予幼儿最大程度的自由,使得他们获得在开放空间运动的能力,充分地活动、探索、体验周围的环境并投入其中。

反思是幼儿将经历转化为知识的关键过程。安吉游戏中,幼儿以多种方式反映和表达他们在一日生活中的经验,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调整自己对世界的认知。教师和家长既通过材料和环境支持儿童自主反思已有经验,也通过观察儿童、探索自己的游戏记忆参与儿童的反思。

9225deef4a71ddd49170283c7e53158c6668.gif

其实,这场“把游戏权力还给孩子”的革命,我们历经15年。这其中,面临过小学化和去小学化过程中的困境,纠结于改革的理念与家长的要求之间的矛盾,困惑于游戏与教学之间的位置,无奈于改革要求与教师专业水平之间的落差,做过一些表面文章而赢得某些声誉。

这场游戏革命,我把它分为3个阶段:小学化的无游戏,功利主义、形式主义的假游戏,回归天性的真游戏。

无游戏阶段,幼儿被动学习,老师找不到专业定位。读书、写字、做算术等小学化的倾向,让幼儿的大脑变成了硬盘,失去了想象的空间,不会主动思考,消极厌学。幼儿老师找不到自己的专业定位,迎合家长,被看不起,没有职业的崇高感,想逃离。

假游戏阶段,幼儿被游戏,教师很疲惫。一开始,大家兢兢业业地做,呕心沥血为孩子做了很多玩具道具,设置了各种供他们玩耍的区域,把幼儿园布置得特别漂亮,把环境创设看得无比重要。但是孩子根本不吃这一套,他们对我们所做的很多东西,毫无兴趣!我们还给孩子设置了厨房、医院、银行等各种各样的区角游戏,却在不知不觉间,给孩子们设置了各种条条框框,让他们在我们设置的东西里面去适应、去玩耍,他们只能这么玩,只能按照老师的想法玩,结果可想而知。假游戏让幼儿像流水线上的操作工,思维简单刻板,没有快乐,缺少创造力、专注力、独立和自信。

39af342621e9fa8566d1274828d1eee66484.gif

所以,我们开始认真思考和反省,我们到底给了孩子什么,孩子们到底需要的是什么。在困惑、矛盾、纠结中反思,我们发现形式主义使教师职业倦怠,功利主义背后是自欺欺人。于是,我们痛下决心打破旧壳,打破学前教育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旧壳,找回学前教育的专业定位,找回对儿童的尊重和理解。

撕标牌、清货价、拔钉子、去装饰……我们经历了去形式化的痛、游戏放权的焦虑,在打破旧壳的真游戏革命中走了三大步,不断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空间、时间,用最大程度的自由和最小程度的干预,让儿童尽情地展现自己的最大潜力。

2007年,我开始有计划地对各个年龄段的人进行访谈,让他们回忆童年时期的游戏,讲述童年最快乐的故事。访谈中,我听到最多的令人难忘的游戏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没有成人的干预,大多发生在户外,是自己和伙伴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的游戏。这些真诚朴实的游戏回忆让我逐渐感悟到”真游戏”的真谛和价值,于是向全县幼儿教师发出号召“让自由的游戏点亮儿童的生命”。

我们将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成长紧密结合分步实施,将观察解读儿童的能力作为教师的核心素养,将游戏作为培养这一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我们用最大程度的自由和最小程度的干预来实现解放儿童的目标,开启一场把游戏的权利还给儿童的“真游戏”革命,并不断寻找幼儿教师自己的专业定位。从2007年至今,“真游戏”阶段经历了三大步。

01 放手游戏 发现儿童 改变儿童观

提供可移动、可组合的游戏材料,让孩子有东西玩。我们当时面临的挑战是:玩具既要满足孩子想怎么玩就怎么玩,又要把一线老师从收集制作和管理游戏材料中解放出来,集中精力观察发现儿童。

要解决这个难题,首先,游戏材料必须是自然生态、可反复使用、不必经常更换的;其次,游戏材料须由幼儿园层面统一规划投放,能够满足不同年龄段孩子的游戏需求;第三,游戏材料是孩子可以自主掌控,有无限玩法的;第四,游戏材料的收纳整理及游戏过程中的护理工作,必须支持幼儿自主完成。

我通过回忆童年游戏记忆,在童年游戏的玩具和玩法中寻找灵感,和园长们一起创设了一百多种贴近生活、坚固耐用、可移动、可组合的游戏材料。这些材料全部由幼儿园统一配置,投放到户外游戏区。

比如,我们选用了可以站立的双梯和可随意架构的直梯,各种高度的单双梯满足了孩子在安全范围内的攀爬体验;到处找水缸、箱子等半封闭材料,让孩子有地方可藏;在咨询建筑行业的专业人士,什么材料最简单又能够进行最复杂建构后,把真的轻体墙砖投放在幼儿园,还用木头按照标准砖块的尺寸制作了国内首创的户外炭烧积木给孩子玩,接着又设计制作了大量长短大小不同的木块、木板等充分满足孩子的需要。我们小时候还特别爱玩滚动的东西,于是找来了废旧的油桶和大小不等的储水桶、各种尺寸的水管给孩子探索;还在大小不一的麻袋、编织袋内装上软的填塞物,满足游戏中安全保护的需求。

另外,游戏时如果让老师为孩子摆放和收纳游戏材料,每次游戏起码得花上几小时,户外游戏还涉及换鞋、换衣、冲洗、脱衣等护理事项。为此,我们就设计了大量配套的收纳设施,保障幼儿游戏材料触手可及,同时设置了方便幼儿自我护理的冲洗、脱换衣鞋等装备,让幼儿在自主收纳、整理游戏材料和自我护理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解放老师,成就儿童。

保障游戏时间和游戏权利,要让老师发现儿童,先让园长发现儿童。我们改革了一日生活时间的安排,保障每天一个小时以上的自主游戏时间,保证幼儿对材料的探索、对游戏内容的规划、对游戏场景的建构、对游戏本身的尽情尽兴。但是,想要彻底消除”假游戏”,还必须从老师的行为改变入手。针对老师们嘴巴说个不停、手指不断指点的现象,我们便在一开始就提出了“闭住嘴,管住手,睁大眼,竖起耳”,要求老师们用谦逊的态度去放手发现儿童的游戏需要。但是,对老师们来说,这太难做到也太难接受了。

要有效地改变老师们的观念,光喊口号是没用的,首先得从园长入手。园长的顾虑不解除,改革不会真正起步。园长的改革认知不突破,改革只会停留在形式和功利上,无法真正推进!只有园长真正确立了“相信孩子”的认知,才能指导教师去改变。所以,我们就给园长布置观察作业,举行园长间观察儿童游戏的比赛,为园长开办观察经验交流论坛。

虽然园长们开始也有质疑、困惑,但是经过一系列活动,他们从内心慢慢树立起了正确的儿童观,并影响了一线教师,每个园都大刀阔斧地改变以往的教学状况。教师们也在观察孩子游戏、反思自己童年玩耍记忆的过程中,看到了“了不起的儿童”,感受到了深深的爱,更新了儿童观:孩子是主动的、有能力的学习者!孩子太聪明了,聪明得让人爱他们都来不及!孩子太能干了,能干得让人意想不到!孩子是值得被崇拜、尊重、敬畏、深爱的!

让家长成为“真游戏革命”的“同盟军”。任何教育改革如果离开家长的支持肯定是有风险的。最初,家长们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放弃文化知识的学习,转而浪费时间让孩子随便玩,同时也担心孩子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于是,就有祖辈来园干扰正常教学秩序,也有父母直接向*投诉,要求转园。改变家长的观念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要接纳家长的心态,理解他们的担忧和需要,同时通过让家长参与、观察、解读游戏,在亲身体验和眼见为实中理解游戏的价值。我们引导家长参与孩子的多种游戏反思活动。比如,为孩子的“游戏故事”做实录。教师让孩子把自己画的游戏故事带回家,讲给家长听,并让家长把孩子的话原原本本地记下来。这个互动过程让家长更加系统地看到了游戏,同时也能直观地感受到孩子的语言和思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再比如,实行家长驻园制度,让家长观察游戏后,参与教师组织的游戏反思活动,倾听、参与幼儿的反思。慢慢地,家长们认同了安吉游戏,成为了幼儿园课改坚定的支持者。

02 看懂游戏 理解儿童 改变教育观

在树立起了正确的儿童观,发觉游戏的重要意义之后,我们要求教师能够从观察游戏出发,进一步地思考和分析儿童的游戏,努力发现游戏背后的学习,分析游戏行为背后的儿童发展。为了更好地帮助教师进行观察分析,我们在整个县域层面广泛开展了有关观察解读游戏的教师培训,创设了一套观察与反思的培训系统:每周五下午三点,全县统一开展各园的园本大教研;将全县老师分为核心骨干教师、园长、骨干教师、中老年教师、新教师等五个层次,进行游戏观察培训和开展案例式教研,让大家对照《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解读游戏中幼儿五大领域的发展。教师关注儿童在开放的环境和材料中如何进行游戏,尝试去分析儿童的游戏。同步开展家长培训,使家长发现游戏中的学习,明白游戏是幼儿特有的学习方式。

我县幼儿教师的学历背景非常普通,有的虽然接受过理论培训,不缺科学理念,但缺的是对理念的透彻领悟和具体实施。对这样的教师该如何培训?如何提高他们观察、解读儿童的专业素质?这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巨大挑战。教师教育行为的转变,必然是在不断解决实践过程中的困惑和问题下,逐步内化理论认识的过程。于是,我们就通过组织教师边实践边撰写游戏观察案例,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案例剖析、分享等研训活动。

首先,通过视频回放、照片展示、文字叙述等形式,向老师们展示游戏案例;然后,请老师们交流自己在观察中看到了什么,分析幼儿的这些行为表现了什么,包括想象、探究、体验、合作交往、认知水平、最近发展区等。在游戏解析的专业研训活动中,大家发现,以前教师花大力气教的内容在游戏中都有体现:游戏中,同伴协商与合作、解决问题、创新玩法、自我保护、运动,自主与自律、专注与坚韧、冒险、爱等学习品质,以及整理和自理方面的良好习惯等等,都自然形成。这些基于核心素养所追求的幼儿园课程目标,在孩子的身上都被充分地实现着。“真游戏”阶段的第二步让我们的老师和园长们树立了“游戏即学习”的信念!这个信念的建立,让我们开始走上了真正理解儿童的康庄大道,明白了班级老师才是幼儿一日课程的真正领导者和建设者。于是,我们就开始改革一日生活的组织方式,由班级老师根据幼儿活动节律实行弹性安排,在一日生活中开始渗透游戏精神。

老师们还发现,为了达到某些教育目标而辛苦备课、制作各种教具变得毫无意义,孩子们在游戏中就已经自然习得很多经验和知识,如果再去开展集体教学,势必会产生很多问题。所以,很多园长开始主动反思传统集体教学的有效性,引发了第三步行动。

03 回应游戏 追随儿童 改变课程观

我们发现传统集体教学和“真游戏”并不匹配,教学的起点不在于教材,于是开始重新思考,放弃了统一征订的教材、部分无意义的集体教学,将教学的起点与内容聚焦于儿童的游戏与生活。教师们开始真正懂得生活中的点滴机会都是宝贵的课程资源,对大课程、整合课程、生成教学等有了初步的理解,课程观发生了真正意义上的改变。这一阶段我们开始学习捕捉游戏和生活中的教育契机,以适宜时机和方式回应游戏,生成与《指南》目标一致的教学,推动幼儿基于游戏和生活的深度学习,我们开始室内外打通使用,互通互补。如室内的主题墙成了孩子自主记录的游戏瞬间和游戏故事、教师与幼儿一起反思游戏所产生的共有经验的游戏故事墙,以及观察记录墙、阅读记录墙等等,室内的环境处处充斥着孩子们的生动表达,真实呈现了儿童发现世界、教师发现儿童、支持儿童深度学习的精彩过程。

基于对儿童的游戏、生活的观察后生成的教学,带有很大的不确定性,给教师们带来了更大的挑战,也给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有效途径。比如,游戏后分享教学,要求老师在观察孩子游戏后即时进行,老师没有时间备课,只能进行延后的反思性、回顾性备课。正是这个过程推动着教师每天反思自己的观察与倾听、提问与对话的效果,有效提升了回应孩子的能力,也彻底改变了以往备课为了检查而抄写教材的现象。

在“真游戏”里迈出的三大步也是教师成长的三个阶段,不同教师处在不同的阶段和水平,但是每个教师都会在各自的水平上向前迈进。正是这三步让安吉的幼儿园都陆续突破了形式主义,回归了“真游戏”,最终收获了教师、家长、幼儿的共同成长。

这场深刻的真游戏革命,让老师找到了专业定位、职业身份和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我们感悟到老师观察到游戏中的复杂学习越多,对儿童的理解会越深,家庭、社区和*就会越珍惜老师的角色和儿童的能力。如今在安吉,不仅老师们像爱自己的孩子一般爱着每一个幼儿,幼儿之间、教师之间、幼儿园与家庭和社区的关系也充满了爱。爱,帮助构建了安吉游戏的生态体系。这一体系对儿童充分信任和尊重、充分支持和放手,让儿童在有安全感的环境中尽情冒险并体会战胜自我的喜悦,全情投入并享受体力、智力、情感上的突破,静心反思并沉浸于复杂、深刻的学习。

 

7回复
  • 2楼 WOLKER 2021-01-31

    浙江安吉,黄浦江之源的美丽乡村。安吉风景优美,更美的是广阔天地中尽情游戏的孩子:沙水间、水渠旁、秋千上、草地里…他们充满童真又专注投入。在安吉的幼儿园里,游戏是孩子的,孩子是在游戏中学习和发展的。

    在“安吉游戏”国际论坛上,中美幼教专家就外界对“安吉游戏”模式的疑问进行了探讨。大喵整理出来贡献给各位园长或者幼师,希望对您的学前教育模式改进有所触动。(一说到学前教育,大喵就正经了~!)

    4af8796f854f47cda1fce6c97181762a.jpeg

    如何顾及游戏中幼儿的安全?

    ——最危险的不是游戏中的安全问题,而是让孩子们失去自由,生活在恐惧中。

    “安吉游戏”主张把游戏还给孩子,让孩子在游戏中具有绝对的自主权。但是,也容易在游戏中产生危险动作,存在安全隐患。

    美国西部教育幼儿与家庭研究中心联合主任彼得·曼焦尼认为,给予孩子游戏的自主权是很有必要的,这样孩子会更有创造力,也更主动,能够从游戏中学会合作、关爱并借由心理上的冒险实现思维上的突破。曾任纽约大学学前教育系教授的切尔西·白丽也持同样的观点。在她眼里,最危险的不是游戏中的安全问题,而是束缚了孩子,让他们失去自由,生活在恐惧中。

    “孩子们是一步步达到某个水平,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华东师范大学学特学院博士生导师华爱华说,孩子们在达到某个水平前是有尝试的,他能自己把握风险。县教育局基教科副科长程学琴也认为,要充分地相信孩子,但在此基础上,要把危险控制在可控制的范围内

    4a755e41c2c94f3db9ed0bf846a81bb8.jpeg

    老师在游戏中有何作为?

    ——貌似缺席,却从来都在场。

    “安吉游戏”把更多的自主权赋予了孩子,那么老师在干什么?“老师看起来貌似缺位,却从来都在场。”教育学博士丁海东说。实际上,老师在孩子们游戏的过程中一直在观察孩子。他认为只有这种观察,才能聚焦孩子,让老师发自心底地尊重、欣赏和喜爱孩子,而这也是游戏专业化程度的标识。

    哥伦比亚大学师范学院课程与教学博士川·坦普尔顿也指出这种观察的重要性。她认为,观察可以让老师看到每个孩子身上的发光点;而且在观察记录基础上建立的游戏分享课程,也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能力。同时,观察记录下来的资料还成了家校沟通的桥梁。

    华爱华表示,安吉的教师经历了从“无游戏,自愧,专业缺失”到“假游戏,疲惫,职业倦怠”再到了“真游戏,幸福,专业自觉”的阶段,现在要逐渐从“看到了什么” 逐渐转变到“看懂了什么”、“我该看什么”,更为专业地指导孩子。

    73f3ce68451d4b1c8288a4d31321bc2b.jpeg

    如何证明“安吉游戏”促使幼儿发展?

    ——很多来参观的人不是被游戏中孩子们的状态所震撼,而是被孩子们的发展所震撼。

    在“安吉游戏”中,幼儿有没有发展?如何衡量?这也是大家所关心的问题。

    “很多来参观‘安吉游戏’的人,不是被游戏中孩子们的状态所震撼,而是被孩子们的发展所震撼。”华爱华一语中的。孩子们描述游戏的前书写符号、在分享游戏时的孩子的语言表达、自导自演的舞台秀……华爱华展示着那些有关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发展的照片和视频,令全场震惊。

    特别是孩子们在描述游戏时使用的前书写符号。因为孩子们还没有学会正确的汉字书写,会画一个碗来表示“玩”,会画一个飞翔的翅膀表示“飞”。这些符号看起来毫无章法,但对每个孩子都有特殊的意义,看多了也就能发现其中的共同点。在展示的图片中,老师甚至还将孩子们的“文字”一一翻译了出来。“难道这不就是语言的发展吗?”

    a2e872ec0ccd4c39bfea8aa91aa1ccc9.jpeg

    2013年11月14日,德国著名学前教育专家蕾娜特·齐默尔教授再次来安吉,为安吉游戏发展成果倍加激动。她参观了安吉县新农村幼儿园及社区家园共建共育活动,激动地说:“这是我看到的全世界最好的幼儿园,有很多地方值得德国学习。”

    在“安吉游戏”中,像这样表明孩子们发展的例子不胜枚举。事实证明,在“安吉游戏”中孩子们不仅能够学到东西,而且远比老师通过讲述传达给孩子们的东西多得多。

    “玩”

    是最好的学前教育

    把游戏还给孩子

    让孩子玩

    “真游戏”

    48dd62ab903d41c281adbc5f6cd5061f.jpeg

    “安吉游戏”是中国学前教育中的一大突破,他打破幼儿园游戏的桎梏,用孩子们自己构想自由参与的“真游戏”替换由老师设计的“假游戏”,真正解放孩子天性,让孩子从“游戏”中学习、成长。

    虽然该游戏过程中存在着或大或小的隐患,比如安全,只要幼儿园做好活动场所中危险物品的排查,设置好相应安全措施,安排教师盯班...相信只要我们行动起来,幼儿园孩子们会更幸福。

  • 3楼 WOLKER 2021-01-31

    作者:刘不知华也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190298/answer/24070468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很有幸能有机会到安吉去看看!作为一名学前教育工作者,安吉对于我们的意义远远不只是一个风景如画的生态县,不只是《卧虎藏龙》的取景地,不只是毗邻全国唯一的一个HELLO KITTY主题公园的著名竹乡,这个地方的确藏着一份童真,藏着一份对孩子真正的发展需求的执着,世界文明的安吉游戏理念确实让我眼前一亮,值得我们去深思。

    安吉游戏是什么?

    安吉以游戏闻名,强调“把游戏还给孩子”的真游戏。这套游戏理念前后经历了十五年的探索,从无游戏到假游戏再到真游戏的一步步探索中,安吉人逐渐的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教育游戏模式,建立了与华东师范大学及国内外学前教育专家的联系,拥有了一套完整的理论支撑,设计了最适合他们的孩子们的游戏场地和游戏材料,也吸引了国内外大量的幼教界的关注,现已有43个国家建立了安吉游戏指导下的幼儿园。

    v2-1439ce7c7a459f911c45180bf42ff5c6_720w
    v2-832dbbcfe8985b4974016461291f7c82_720w

    安吉游戏怎么玩?

    那安吉的孩子到底是怎么玩的呢?我们去安吉机关幼儿园进行了为期半天的参观,不禁感慨:安吉的孩子真幸福!安吉机关幼儿园因地制宜,对幼儿园的游戏场有令人叹为观止的设计。我们在幼儿园里看不到操场,安吉游戏理念的指导专家华爱华教授向我们解释:操场是用来跑步锻炼的,真正适合孩子们的是游戏场。确实啊,真的的游戏场是鲜活的,能体现孩子们的智慧和性格的有生命的场地。我们能看到,安吉机关幼儿园有

    大班游戏区五个:大沙水池、锅松林、欢乐运动场、户外建构、冒险岛;

    中班游戏区六个:农家乐、建构、欢乐运动场、大脚丫沙地、小树林、石玩坊;

    小班游戏区七个:门厅建构、玩沙、欢乐运动场、涂鸦、废旧工厂,小树林(2个)。

    沟壑、山坡、草坪、秋千、木屋、绳网、麻袋、麻绳、木桩、木条、木箱、竹梯......丰富的底结构或无结构材料和超自然的游戏环境能带给孩子们怎样的游戏体验可想而知。

    v2-891393c8f6229b1482252be20cd7f22f_720w
    v2-548eeab7bafa5b1c9a5b8f3789dbfb37_720w

    安吉游戏理念

    但安吉真正难能可贵的绝不仅仅在与我们看到的这些硬件设施:他们真正的把游戏还给给了孩子,孩子们可以自由的选择玩什么,选择怎么玩,选择跟谁玩,选择自己最需要最适合的游戏方式和难度,自己制定他们自己的游戏策略和游戏规则,想办法如何能在游戏中自己保护自己和他的小伙伴们......

    前面这一段话几乎包含了我一大半对于安吉游戏的魅力的理解:维果斯基强调最近发展区,多少年来学前教育的专家们都试图找出一个最适合孩子们发展规律的发展水平,以方便老师们找到最适合孩子们的最近发展区。可我们毕竟不是孩子,我们怎么能知道我们所谓的科学的发展规律一定是适合孩子的,一定是对孩子的发展有利的呢?会不会有一天随着教育科学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发现我们曾经奉为宗旨的“儿童发展规律”其实是不科学的呢?此外,每个孩子的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同一个孩子不同领域的发展水平和发展需求也是不一样的,那么通过教师的所谓“标准”制定出来的玩法教法一定是有所偏颇的。

     

    换言之,把游戏还给孩子,每一个孩子会根据自己的发展需求、能力水平去制定执行自己的游戏方案。老师要做的不过是闭上嘴,管住手,不去用成人的思维去干涉孩子的游戏,孩子的工作。睁大眼睛去寻找发现孩子们的闪光点,他们感兴趣的的地方,他们产生困惑的地方,记录他们在游戏中的小困惑小故事,把这些作为素材生成课程,进行集中教学。

     

    安吉游戏玩中的学

    安吉的孩子们就这么玩,学怎么办?我们发现安吉的幼儿园是没有预设好的课程、教参这些东西的,没有分领域的课堂教学任务,但我们所有去过安吉幼儿园的老师们没有一个会说安吉的孩子们是不在学习的。除了上文我提到的教师根据孩子们的游戏设计的生成教学活动,我们发现孩子们的学渗透在生活的点点滴滴。我们能看到安吉幼儿园的每一片游戏场地和孩子们的活动室中几乎到处都有纸和笔,一方面锻炼了孩子们的前书写能力和表征能力,另一方面让孩子们随时随地的去设计、表达、记录......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我对安吉的孩子们的表征能力是震惊的。他们会自己设计自己的游戏图纸,随着游戏过程不断修改自己的图稿,他们会在游戏结束后记录自己的游戏故事和老师小朋友分享,他们会记录自己的小情绪和小心情作为宣泄......

    v2-d28c4a4f5f2872ea4d180fe6df0fabd6_720w
    v2-38761acc30ac96de6616b1fa10385ecf_720w

    他们的活动室里不精致,不漂亮,但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是和孩子相关的:区角没有精致的设计和完美的手工,而大量的底结构或无结构材料的投放让孩子们的游戏有了更多的可能,让孩子们的想象力有处安放;墙面上贴着的是孩子们自己画的游戏故事,自己画的读书感悟,自己画的科学实验过程,自己画的建构图纸,自己做的植物照看记录......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工作是丰富的,而一切的工作都是建立在痛痛快快自由自在的玩的基础上.......

    v2-be11bef6aab49cadb4e72d7052278f3f_720w
    v2-b4f38d75233db6469371c06406da729e_720w
    v2-c01fa6fdac4241a07a26719b330f8619_720w
    v2-d2a7efe8e232579ea596c236cd571b9b_720w

     

    感悟很多,先写到这吧。每个地方的情况和条件是不同的,但在这种游戏理念的影响下,针对自己幼儿园或班级的情况去借鉴学习会让我们的孩子们更幸福,更强大的!

  • 4楼 WOLKER 2021-02-01

    华爱华教授分享:
    安吉游戏”作为近年来中国学前教育探索的典型代表,是一种“儿童在前,教师在后”的课程模式,其体现的生本思想、大课程观、整合课程观及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等充分代表了我国学前教育改革的方向。其“从知识储备型教育到培养终生受益的品质教育”的转变也充分符合世界学前教育发展的趋势。

    "安吉游戏"给了孩子最大的发展空间,最大程度激发了儿童的潜能,其所提供的开放环境是低成本高质量教育的保障。其对于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应对压力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认知技能都至关重要。精神病学家斯图尔特·布朗(Stuart Brown)认为:无论是人类还是动物,如果幼年时”没有玩够“,社交、情感和认知能力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

    "安吉游戏"的"放手",充分让儿童与同龄人互动,孩子们逐渐会知道哪些东西是大家可以接受的,哪些是无法接受的,只有懂得和同伴交往并进行角色轮换,才能与同伴长期保持良好的关系,否则很快就会失去玩伴。孩子在玩耍过程中,很容易创造出富有想象力的玩耍方式,这可以使他们产生更多幻想,利于他们应对当前的困境,释放压力。

    "安吉游戏"创造的"自然玩境",提供多功能、可移动、可组合的游戏材料,实现了游戏材料的功能最大化和区域功能的整合化。能给儿童带来持久的兴奋,当遇到挫折时,他们也不会像遇到数学难题那样轻易放弃--这有助于培养他们坚持不懈的品质和谈判技能。在于同伴玩的过程中要保持良好的氛围还需要一定的交流技巧--这也许是最重要的社交技能了。

    "安吉游戏"的玩是一种"玩中学",佩莱格里尼认为,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如果孩子们必须要提及眼前不存在的事物,那么他们就得用一些复杂的语言,以同伴能理解的方式,来表达自己想要说明的问题"。当儿童将一个虚构的圆锥体递给同伴,并问:"香草还是巧克力?"时,儿童必须从场景中获得线索:"你想要香草冰淇淋还是巧克力冰淇淋?"。

    "安吉游戏"中的教师要做的是去观察儿童,然后让教师去适应所观察到的实际情况。从“放手游戏”到“分析游戏”最后到“回应游戏”。教师则是找到了一条“分步递进”的专业成长路径。

    游戏环境的创设及游戏中的安全一直是时刻困扰教师的问题。“安全与风险”是相对的,幼儿具有自我保护的意识,小步递进式的自我挑战能避免危险,而运动能力是控制风险的基础,幼儿的运动能力是在挑战性运动中逐步提高的。

    “安吉游戏”的精神就是“真”,做事情做得“实”,我们要做的是真正以儿童为中心,让孩子充分表现自身,让老师去读懂孩子、发现孩子。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