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游戏 加入社区

12个成员 10个话题 创建时间:2018-05-11

游戏背后是教师对幼儿的理解、尊重与爱

发表于 2020-05-22 4045 次查看

在学前教育宣传月到来之际,作为幼儿园教师我们想告诉大家那些看似简单的事情背后的秘密。这些秘密承载着幼儿教师对幼儿的理解、尊重与爱,这些秘密记录着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与研究热情,这些秘密道出幼儿教师的职业追求!

 

游戏背后

我叫唐玲,是一名普通的乡村幼儿教师。每天清晨,我要从10多公里外的安吉县城赶到双一村,为孩子们一天的快乐生活做好准备。

……

和生机勃勃的孩子们朝夕相处,一起游戏,每天我的心里都充满着发现智慧的喜悦和见证成长的幸福。在日常工作中,我越来越意识到游戏对幼儿意味着什么,我必须把这种感悟传达给每一位家长。当我从专业的角度对家长提出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慢慢家长也理解了孩子们为什么这样玩,这样玩的背后得到什么,孩子在游戏中如何积累经验。

关于怎样成为一个专业的幼儿园教师,怎样让游戏带给孩子更多的收获,我还在不断学习和思考……

2回复
  • 2楼 艾柯教育 2020-05-22

    放手,是必须的——安吉游戏的哲学支点

    undefined

    章洁

     

    安吉县实验幼儿园园长,“安吉游戏”团队核心成员。浙江省特级教师,浙江省“优秀教师暨师德楷模”。

     

    作为安吉学前教育工作者,我参与了“安吉游戏”的研究和实践过程,并在此过程中一点一点地实现着专业蜕变。25年前,我心中的“游戏”就是我带着孩子,教他们怎么做游戏;15年前,我心中的游戏就是我创设有游戏暗示的环境,让孩子按照我的意愿进行游戏;5年前,我心中的游戏是我创设开放的环境、提供低结构的材料,让孩子按着自己的意愿,自由地进行着属于他们自己的游戏。在对“游戏”二字认知的演变过程中,孩子变了,我也变了。

     

    5年的游戏课程实践,我们经历了从困惑、纠结、茫然到豁然开朗的心路历程。在这个过程中,令我感触最深的是要真正地实现“把游戏还给孩子”,让孩子在“真游戏”中快乐地学习与发展,除了提供丰富的游戏环境和材料、保障充足的游戏时间之外,更重要的是游戏中的教师要学会放手。放手是爱的最高境界,它不仅代表着一种尊重、一种信任,对处在发展中的孩子来说,成人适时地放手更是一种责任。

     

    放手是对儿童的尊重

     

    每一个孩子都是好奇、积极、主动的个体,尊重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特点,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和独特的认知方式,本来就是教育者应该追求的境界,但是在现实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往往认为孩子是非独立的、是需要帮助的,总是想通过指导、掌控来影响孩子的发展;我们期望孩子按照我们设定的轨迹、听从我们的指令向前行走,把原本属于孩子的快乐游戏变成了教育者的游戏儿童;我们费尽心思地用成人的眼光为孩子设置游戏的陷阱,期望看到的就是孩子跳进去的那一刻。往往事与愿违,孩子沉浸在自己的快乐之中,对教师的期待不屑一顾。

    “尊重孩子”这四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竟然是那么难!

    “把游戏还给孩子”体现的就是对孩子的理解和尊重,理解孩子的年龄特点和天性需求,理解孩子行为背后隐藏的学习价值和发展意义,尊重孩子的学习方式,尊重孩子的游戏权利。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世界在游戏中向儿童展现,孩子创造才能也是在游戏中显示的,游戏犹如打开了一扇巨大而明亮的窗子,源源不断地把有关周围世界的观念和概念的湍流,通过这扇窗子,注入孩子的心田。游戏犹如火花,它点燃了探索求知的火焰。”

    放手孩子的游戏,让每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在快乐的游戏中尽情操作、尽情探索、尽情感受、尽情体验,允许孩子沿着自己的发展轨迹向前行走。放手后,我们看到了孩子个性张扬、充满热情的学习过程,他们在综合的游戏过程中积累着大量的认知经验;他们在合作游戏的过程中获得了社会性的发展;他们在与材料的互动过程中不断地探索、调整、尝试、实践,用自己的方式解决着游戏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又一个问题,获得了学习品质的发展;他们在自由的游戏中充分地想象、创造,尽情地表达着自己的想法,表现着自己的审美……因为理解和尊重,孩子变得更快乐、更自主。

     

    放手是对儿童的信任

     

    我们之所以一次又一次地去打扰孩子的游戏,想主宰孩子的活动,想用成人的方式去解决孩子在游戏中发生的冲突等,是因为我们对孩子缺乏信任。殊不知,儿童才是游戏的真正高手,游戏中的儿童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成人去学习和欣赏。

     

    放手后,我看到了孩子精彩的游戏:这个在成人眼里的攀爬架,在孩子的游戏中成了一个大剧院,那个令我自始至终都没敢攀爬到顶上的架子,孩子上下自如,他们用纱幔、布条装饰着剧院场景,用木块搭成了排排座位,快乐地进行着各种各样的表演。一块布就是他们的家,泥巴和野草就是他们的玩具,树叶和花瓣做成美丽的料理,自由的游戏中处处可见各种各样的娃娃家。几块积木,搭成了孩子实验的场所,他在这里进行着斜坡滚动的实验,每一次失败后,他都会进行适度调整,一次又一次,不厌其烦,在足足40分钟之后,终于获得了实验的成功。

     

    在这里,游戏场景就是孩子的舞台,各种各样的材料就是他们的道具,同伴就是他们的演员搭档,他们尽情地在进行着动画故事的表演……这样的精彩在游戏中太多太多,看了这些,你还会怀疑孩子的游戏能力吗?你还会质疑游戏对孩子学习和发展的价值吗?

     

    说起“相信孩子”,总会让我想起一次难忘的经历。在去年全国游戏研讨活动中,我园承办了游戏活动的展示。游戏过程中,两名孩子为争抢一块纱幔发生了冲突。女孩使劲拉住纱幔对男孩说:“你已经玩了那么长时间了,应该给我玩了!”随后从僵持变成了相互撕扯,俨然即将发生战争。教师在一旁拿着手机记录着这一切,我也很想看看我们的孩子会怎样度过这一次冲突危机。

     

    可就在这时,观摩的教师按捺不住了,一位教师甚至去拉架。可是,最后还是孩子自己协商处理问题,他们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决定由谁来使用纱幔。孩子用自己的行动,换取了这位观摩教师的信任,她紧张的表情终于释怀,最后感概地说:“安吉的孩子真的不一样!”我回答她说:“孩子都一样,只是因为安吉的教师,更相信孩子!”围观的教师越来越多,有困惑、有欣赏、有震惊,他们不断地向我发问,更多的问题聚焦在游戏的安全问题上。

     

    放手是教育的责任

     

    我爱我的职业,我爱我的孩子,用尊重的态度和信任的心态,最大限度地促进孩子的发展是每一个教师的责任,放手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发展,那么,学会放手就成了我们重要的责任之一。

     

    在中美专家游戏国际论坛会上,面对与会成员关于游戏安全问题的质疑时,“安吉游戏”创始人程学琴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身为教师,必须担当,我们不能因为害怕而剥夺了孩子发展的权利和机会!”这句话赢得了满场的掌声。是啊,我们既然承担着孩子发展的责任,那么我们就应该勇敢地担当起放手过程中内心的纠结、不安甚至是惶恐。哪个孩子在蹒跚学步时没摔过跤,但没有一个父母会一辈子扶着孩子走路。放开孩子的手,用自己的目光紧紧追随着孩子,用心去体会、见证和陪伴孩子的每一步成长,这是我们的责任。

     

    我曾经看到过教师的观察随笔中有这么一段话:今天,在孩子游戏时,苗苗和悦悦一直在香樟树上攀爬,时而双手抓住树杈,把自己挂在树上,时而从这根树杈绕到另一根树杈。香樟树离地面有一定的高度,我的心也因忐忑而变得一惊一乍,有很多次,我多想通过制止来让自己的心恢复平静,但最终我还是忍住了。我想起了园本教研时大家的建议,当你无法确定安全隐患的程度时,可选择靠近。于是,我靠近了孩子,一方面是便于一旦出现危险时,我可以在第一时间提供保护;另一方面,我也想了解孩子在活动中对安全问题的估计能力。在陪伴他们的40分钟时间里,我的精神处于高度的紧张状态,而与我相反的是孩子沉浸在他们的喜悦和欢乐之中。靠近后,我发现他们每一次的攀爬都似乎有着自己的计划路线,每换一个动作之前,他们总会先尝试、再行动。看来,保护自己是孩子的本能。我庆幸自己学会了等待,尽管我的小心脏受到了伤害……这就是“安吉游戏”中的教师,把放手看成了一种责任。

     

    因为理解和尊重,所以信任和放手。放手后,孩子给我们一片精彩的世界,让我们由衷地敬佩和欣赏,孩子在教师的眼里变成了一个个生动、聪慧的小精灵,你怎么爱他们都会感觉不够!安吉的教师,深爱着孩子,这种爱已经升华到对教育的热爱。

     

    放手不等于放弃,放手更不等于放任自流。放手是孩子在前、教师在后的细心观察,放手是了解孩子真实发展水平后对其有效支持的深入思考。“请帮助我独立完成”是每个孩子天性的内在要求,一名真正的教育者,就应该竭尽全力满足孩子的天性需求,用陪伴的方式默默地支持着孩子的发展、见证着孩子的每一步成长。

     

    文章来源 | 原载于《中国教育报》2017年11月12日第2版 版名:治园

  • 3楼 艾柯教育 2020-05-22

    安吉游戏:转变传统教师与幼儿的关系

    麻省理工大学自然流现研究所 Dr. Adam Yukelson

    undefined

    一个安吉游戏的孩子从同伴和自己的建构作品上跳下来。

     

    【编者按】2018年5月,奥托·夏莫博士及U-lab成员一行来到安吉,亲身感受安吉游戏创造的生态体系,并对安吉游戏创始人程学琴老师进行专访。随后麻省理工大学自然流现研究所Adam Yukelson博士在安吉开展为期一周的跟踪研究。以下为Adam博士于2018年11月17日发表文章。

     

     

     

     

     

     

    以前我们认为我们作为老师的角色就是传递知识,现在我们清楚却是了解儿童。(In the past we thought our role of teachers was to transmit knowledge. Now we see it’s to understand children.)

    ——程学琴,安吉游戏创始人

     

    在自然流现研究所①关于教育转型的构想中,教师的职责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的共同创造者。Paulo Freire②曾将传授知识型教育方式称作“银行式教育模式”,教师就像存钱一样,将知识存进学生的账户。这种方式演化到下一个阶段,教师更像是一个教练。但这样的例子,在共同创造型关系的研究中并不好找。在共同创造型关系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壁垒被打破,他们可以共同学习,互相促进。

     


    undefined

    麻省理工大学自然流现研究所Adam Yukelson博士(图左)正在安吉县机关幼儿园观摩幼儿游戏。

     

    2018年5月,我来到中国安吉,实地观察安吉游戏,并聆听安吉教师分享和展示她们的工作。安吉游戏似乎不止表面看到的这么简单,它的内核很精妙并且深深扎根于实践中。我很高兴借助这篇实验性和互动性并存的文章,给你们简单介绍安吉游戏,并分享一个我参观期间看到的例子。教师自我定位于不断地突破,以成为观察儿童的专家。我希望带你们走近这个不断发展的进程。

     

    中国安吉县是一个以生产竹制品和办公用椅出名的县。在过去二十年间,一位热情而具有非凡魅力的教育工作者——程学琴,掀起了一场教育变革,而这场教育变革基于一个最简单的原则:相信儿童,给儿童掌控自己的学习的权利。安吉游戏教育模式从一家幼儿园发展到全县130所幼儿园,正成为全中国范围内参照的幼教模式,同时也在影响世界上越来越多国家。

     

    高杰(Jesse Coffino,程学琴老师主要的翻译,同时也是安吉游戏的海外推广者之一),在他2016年的一篇文章中,描述了安吉幼儿园典型的一天:

     

    这是安吉幼儿园普通的一天。孩子们用梯子和长板建桥,他们跑着穿过油桶,用砖块、木头和绳索建构游戏环境。老师们在旁边观察孩子们充满挑战的、自发的游戏,并用手机拍摄游戏过程。午餐前或后,孩子聚集起来观看他们自己的游戏视频,并讨论游戏内容(在安吉游戏中,这个过程被称作“游戏分享”)。下午孩子们把自己的游戏画下来。为了表征他们的游戏经验,这幅作品往往是一个复杂的故事板,又有着简明、自创的符号书写系统(安吉游戏中,这个过程被称为“游戏故事”)。

     

    安吉幼儿园中没有预先设计好的教案。其课程从每日生活里生成,包含幼儿游戏中出现的冲突、需求和问题。教师经过培训,不介入游戏,只观察游戏。“我对新老师和来观摩的人要求很简单,”程老师微笑着说,“就是‘闭上嘴巴、管住手,睁大眼睛、竖起耳’。”

     

    询问孩子的游戏经历为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学习提供了极大的可能性。要发挥这种可能性,首先教师必须相信幼儿有掌控自身学习的知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停止习惯性假设,将注意力转移到他们观察的内容上,并深入探究儿童对事物的经验和认识。(这个过程很好地切合了U型过程③中的共同感知阶段。)

     

    你可能会问,这个阶段有多重要?高杰在他发布的文章中这么说: 

     

    上个世纪,西方教育理论始终认为儿童的发展呈线性趋势,从一个阶段到下一个阶段不断地前进。他们坚持,有丰富经验的教师能指导儿童从简单思维转向理性的成人思维以及学科学习。让儿童学得更快、更多,引导儿童产出特定结果、管理幼儿行为和逃避真实的挑战成为优先选项。

     

    但是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婴儿和幼儿从事高度复杂的思考。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心理学教授埃里森·高普尼克提出“相比于成年人,婴儿期不断形成更多的神经连接和突触。所以从一开始,我们的大脑就是专为学习而设计的。这个时期的大脑非常灵活、可塑性强,能够对经验做出大量反应。之后,随着我们不断长大,大脑像更单一的、常规化的机器一样,能够把事情做好,但不再像儿时那么灵活,那么善于学习新知识。”

     

    高普尼克和其他儿童发展领域专家的研究表明,婴儿和幼儿如天才一般思考:他们遇事能看到多种可能性,并创造性地使用它们。当婴儿探索并尝试理解他们的环境时,他们就创建复杂的因果关系图:如果我用棍子敲击鼓,它会发出这种声音;如果我拉着狗狗的毛,它会发出那种声音;如果我拽狗狗的毛,它会做出这种反应;如果我把沙袋放在桶上的木板上,我可以走过它而不会摇晃……

     

    作为成年人,我们看到的世界是被定义和规划好的:一把椅子就是一把椅子,一支铅笔就是一支铅笔,1+1=2。但是对于幼儿来说,这些物体和概念都不存在固定的意思,它们可以代表任何东西。游戏的乐趣就在于找出它们的特征和用途,还有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因此,当成人将已有的分类和定义强加在孩子身上,努力让孩子像成人一样思考的时候,也就剥夺了孩子们建立自己思想的关键时刻。

     

    2018年5月我在安吉访问的时候,周莉老师分享了一段她拍摄的五岁幼儿雨天户外游戏的视频。她分享这段视频意在展示幼儿意料之外的思维以及与成人思维的不同,同时说明为什么对她而言,培养放手观察、停止假设、深入探索幼儿经验十分重要。接下来,我将以她的方式把这个例子展示给你们看。

     

    “这只是大量游戏视频中很普通的一个,”她说,“这在安吉幼儿园属于常态,在我们的手机里、硬盘里还有心里保存着许许多多的游戏片段,都想拿出来分享。”

     

    为了站在专业观察者视角,我邀请你按照以下步骤操作:你将看到的场景是一个安吉幼儿园的户外场地,游戏时间是周莉老师展示视频的前几天。周莉老师建议我们:“首先集中注意力在你的第一印象上。我拍摄视频的时候也有我的第一反应,接下来请你们把你们的第一反应写下来。”因而,在你按下视频播放键前,先准备好纸和笔,在看游戏视频的时候,记录下你的第一反应。

     

    周莉老师说:“在拍这个游戏视频时,我第一反应就是,孩子们玩的好开心啊!看来他们对水和水管的游戏特别感兴趣。”

     

    但接下来,周莉老师开始思考:还发生什么了呢?在现在所发生的一切中,幼儿有哪些学习呢?”

     

    安吉游戏的老师们如何超越对幼儿第一印象,而更深入地观察呢?其中一个方法就是简单地观察和记录他们所看见的幼儿的行为动作。

     

    周莉老师说:“当我第二次看视频时,我注意到他们把管子上下甩动,转圈甩动。”她转而问我们在视频中看到了什么。有人说注意到了孩子们面朝的方向,与彼此的亲近以及行为的重复性。

     

    随后,周莉老师邀请我们看第三遍视频,她说:“最后一次看视频,我们要观察孩子解决什么问题,以及老师对孩子所做事情的任何假设、验证和猜测背后又发生了什么,以及老师认为游戏中孩子将哪些假设生成或证伪。”

     

    现在开始看最后一遍视频。记录下所有你认为幼儿形成的假设,比如周莉老师认为幼儿假设:“如果我上下甩管子,那么水也会上下动;如果我前后甩管子,水也会前后动;如果我用管子划圈,那么水也形成圆圈。”试着将你自己放到幼儿的经历中,用你的客观观察,用你在视频中所看到的形成假设。

     

    随后,周莉老师和我们分享了幼儿游戏结束回到教室后有哪些环节。有时候周老师并不会直接开展“游戏分享”(幼儿说一说游戏中发生了什么),而是让幼儿直接画游戏故事。因为她认为这样可以避免打断幼儿对游戏的感知与思考。

     

    周老师说:“你们可能会对孩子的作品感到吃惊。”

     

    首先,她展示了视频中小男孩的游戏故事。

     

    小男孩描述的和周老师最初猜测的很相似,并且和我们在座所有人猜测的也一样。“今天我们玩了水管抛来抛去的游戏”,他介绍他的游戏,“我发现一些东西。我发现如果你前后摇水,不管谁在摇水,当它在一条直线上移动时, 水就会沿着一条直线前进;如果拿着它转圈, 水就会在一个圆圈中移动。” 然后,他继续说:“所以水很‘松’”。周莉老师问他“松”是什么意思。小男孩并没有说清楚,但是周莉老师认为男孩所指的“松”是说水分离开了。

     


    undefined
    undefined

     

    随后,周莉老师向我们展示了一位小女孩的游戏故事,并说:“我们将要看到的是我们在假设中想象不到的。”

     


    undefined

     

    这个小女孩说:“我玩的时候很开心,但是我有一个问题:在我泼水时,水怎么会变成‘水珍珠’的呢?”,视频里有个玩茶壶的男孩把茶壶扔来抛去,也有类似的反应。他在描述中问道: “为什么当我泼水时,它在天空变成了弧线呢?”

     

    此时,周莉老师边讲话边关掉了投影仪,转身面向我们的团队,然后表达了她的想法。

     

    “今天,我特别想和大家分享这个案例、这些游戏故事和这个游戏视频,因为我这一刻领悟到:不管是玩了水管的男孩还是女孩,还是玩水壶的男孩,又或者是其他在水沟里玩水的孩子,当我询问他们的经历时, 他们关注的不是水的方向, 而是产生水滴这种现象。

     

    看到孩子们的记录后,我回去又看了一遍游戏视频。如果你仔细观察并注意细节,你会看到他们关注的是水在空气中这种现象,也就是水滴。如果你观察到他们游戏中的行为表现,如果你站得足够近,你就能从他们的眼神指向捕捉到他们并不专注于管的末端,而是关注空气中发生的事情。

     

    所以,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反思’。通过这种反思,我能够意识到我观察的局限在哪里。假如那天我没做游戏故事这一过渡环节,而是直接从游戏过渡到游戏分享,那我可能会在游戏分享时误导孩子,沿着我主观理解到的他们的兴趣点做分享了。”

     

    “这是关键所在。”周莉老师说:“实际上,作为一名教师就要为孩子创造他们自己可掌控的环境。”她明白,她的猜测可能会无意地引导孩子关注老师的兴趣点,而非孩子自己的。在认识到了教师的局限,同时通过游戏故事的方法规避自己的局限,周老师把自己的想法从幼儿的学习过程中剔除,让幼儿的兴趣塑造课程。

     

    事实证明,这种水滴现象吸引到了孩子的注意力,也成为了数日的研究话题。当游戏中出现一个话题且这个话题引起了孩子们的兴趣时,安吉的老师就会将相关主题和游戏故事贴在教室墙上,并不断更新孩子在探索过程中的游戏故事和不断发展假设。通过这种方法,教室墙面变成了孩子探索的直观记录。这项探究可以持续几天或者一个月,且这都取决于孩子的兴趣。

     

    周莉老师和我们分享这个故事时,已经是视频记录后的第三天了。她说:“今天上午我在参加游戏工作室的培训,没有到班里,但我从搭班老师那里了解到:今天孩子们仍在围绕水滴在空气中的问题进行讨论、探索和验证。比如有的孩子假设:空气中有风,所以水变成了水滴;但地上风很少,所以水就没有变成水滴。”

     


    undefined

     

    随后,周莉老师展示了孩子的画和接下来几天的进一步猜想。

     

    一个孩子说:“是水碎了,当水碎了的时候就是雨滴,没碎的时候就是水。”

     


    undefined

     

    另一个孩子说是风使水变成雨滴。风把水吹分开,碎成一滴滴的样子,但是当雨滴落到地面上时,它会炸成“一片水”。

     


    undefined

     

    还有一个孩子说因为管子的口是圆的,所以当水从管道里出来时水滴也是圆的,但是当水落在地面上的时候,因为地是平的硬的,所以水滴变成花朵或者一片片的形状。

     


    undefined

     

    周莉反思:“所以看起来第三个孩子是在思考水的形状与它接触的介质形状之间的关系。介质形状是什么样的,水就会变成什么样的。”

     

    周莉老师班级的主题墙上,标题是:“为什么水洒到天上变成了小水珠?”她把孩子们的游戏故事贴在标题下方。如果其他孩子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或者探索类似的主题时,他们也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和发现贴到主题墙的各个标题下。

     


    undefined

     

    至关重要的是,这整个探究过程取决于教师相信“知识来源于孩子而不是教师”,教师能反思“教师的假设可能会妨碍孩子真正的兴趣探索”以及教师有能力“创造适合孩子探索的环境”。

    周莉说:“总的来说,我还有很多要思考的,反思是安吉游戏的关键词之一,孩子如此,老师也如此。除了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游戏中的观察,如何感同身受,又如何客观分析,还有游戏后的分享活动的把握,这些我都必须在实践中继续提升。”

    伴随着我们的掌声,周莉老师谦虚地走下讲台,而我在思考教师与学习者之间的区别,我在想这个例子中教师和学习者之间的界线在哪儿?或许周莉老师在给孩子创造条件的同时也在给自己创造条件,使师生之间根本没有界限。

     

     

    注释

    ①  奥托·夏莫 (C.OttoScharmer),麻省理工大学斯隆管理学院高级讲师,自然流现研究所(Presencing Institute)创始人,赫尔辛基经济学院创新与知识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代表作有《第五项修炼》《U型理论》。

    自然流现(Presencing)是夏莫博士结合了“当下” (Presence)和“感知” (Sensing)两个概念创造的一个术语,当领导者培养这种领导力而接近其根源的时候,他们就会体验到未来就像它“希望要成为的样子”——这是一种我们称之为“自然流现(Presencing)”的体验。

    ②  Paulo Freire,巴西著名教育学家。

    ③  U型理论: U型理论(Theory U)展示的是这种自然流现(Presencing)能力如何进行培养,是针对有效领导力的研究理论。在了解领导者“做了什么”和“如何做”之外,夏莫尝试揭示关于领导力的深层次原因。

     

    原文链接 | https://www.presencing.org/transforming-capitalism-lab/stories/anjiplay-transforming-the-teacherstudent-relationship.

     

    部分图片及文字内容由周莉老师提供。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