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03月 教研互动 【游戏与课程】自主游戏后的教师支持策略 游戏结束后,教师仍然可以发挥支持与引导的作用。游戏后的经验梳理与交流反思对幼儿游戏的支持价值,甚至超过教师在游戏过程中的介入。在这个环节,教师重点关注或力求实现的目标应该是,通过引发和推动幼儿的自我反思与集体反思,帮助幼儿回顾游戏过程、梳理经验、发现问题、反思方法、建构经验、提升能力,从而推动幼儿的...
01 03月 观点 对于孩子来说,艺术和创造是多么自然而然的事 前言:孩子们在2、3岁、第一次拿起笔在纸上画出稚嫩的线条时,他们那会儿是绘画的天才,完全不被束缚地、充满了童趣和天真。我记得女儿那时的画经常让我这个自觉有艺术细胞的妈妈汗颜,她是在创作。我把她那个阶段的画一张张装进塑封画册,足足有5大本。赞赏、给她成就感、对画的内容不加任何束缚,是我在那个阶段能做的...
01 03月 观点 教育没发生改变,是因为范式还没变 这是1900年法国的一位插画家绘制的未来的教育场景,图右边的人把书本倒进一个机器里搅拌,然后知识化作电波直接传输到学生的头脑里。如果这样的想象在今天看起来很可笑的话,这是2017年有人设计的未来的教学场景,幽蓝色的科技之光照耀着整间教室,这会不会更符合我们的想象呢?现在主流的教育体系诞生于大工业时代...
01 03月 动态 教育部长怀进鹏:使教育成为更好适应、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快变量” 怀进鹏:使教育成为更好适应、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快变量”怀进鹏指出,我们要深刻认识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地位和作用,深刻认识教育在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的机遇和挑战,在变革创新中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跳出教育看教育、立足全局看教育、放眼长远看教育,融...
01 03月 观点 理想的教育是“中国的理科”+“美国的文科”吗? 作者:黄全愈,美国迈阿密大学亚洲、亚-美研究学科部原主任,《素质教育在美国》系列丛书作者。《理想的教育就是中国的理科+美国的文科》是《留学字典》根据“饶议科学”等报道综合整理而成的,应该概括了饶毅教授的基本观点。借“双减”之机,与饶教授商榷,以期抛砖引...
27 02月 政策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答记者问-构建科学评估体系 全面提高幼儿园保教质量 近日,教育部印发了《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就《评估指南》有关内容回答了记者提问。 1.请问《评估指南》出台的背景是什么? 答:一是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
25 02月 政策 教育部印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 近日,教育部印发《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以下简称《评估指南》),推动各地健全科学的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基本原则1、坚持正确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办园方向,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树立科学评价导向,推动构建科学保育教育体系,整体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和保育教育质量。 2、坚持儿童为本。尊重...
21 02月 观点 运动对孩子的大脑发育影响有多大? 2月8日,被誉为“天才少女”的我国选手谷爱凌挑战极限逆转夺金创造历史。值得关注的是,谷爱凌不仅仅在滑雪这一项事业中做到了最佳,据媒体报道,她对篮球、长跑、攀岩、骑马也都擅长。同时,谷爱凌还是超级学霸、时尚女郎,常常能够在上学、体育训练与比赛、从事时尚活动这三种生活中做到平衡。...
18 02月 环境创设 幼儿园环境创设应当回归儿童立场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它是儿童生长的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及精神空间,是课程创生的来源、课程实施的载体及结果,也是支持儿童发展的平台、记录儿童发展的载体及表征儿童发展的媒介。环境与幼儿园课程、儿童发展相辅相成。幼儿园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发展。然而,当下幼儿园在环境创设中不仅存在着对环...
18 02月 观点 新童年社会学视角下城市儿童家庭游戏空间的审视 空间是儿童活动的重要场所。随着人文科学研究的空间转向,儿童游戏空间逐渐进入研究者们的视野。家庭是儿童生活的重要空间,游戏是儿童的天性和存在方式,家庭游戏空间是满足儿童游戏需要的重要条件。新童年社会学的基本立场是从社会文化的视角研究童年,认为童年是一种赋予儿童社会身份的社会结构,推崇通过人种志的研究方...
17 02月 观点 教育的唯一主题:生活 || 《教育的目的》是英国教育家弗雷德·诺思·怀特海关于教育的经典著述,成书于1929年,全书每个篇章都是精品,可谓字字珠玑,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深刻教育思想,即便在今天看来,仍然闪耀着不朽的智慧光芒。01生命:“人”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教育的目的》开宗明...
17 02月 观点 顾明远:双减、民办、教师发展,现代教育要走向何方? 真正的经典著作,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我们推荐的“教育经典”其观点都对我国的教育理念产生过重要影响,作者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教育“大家”。每次重温这些经典著作,都会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收获和启迪。教育就是让我们回归初心,回归本真,回归常识。2021年9月20日,...
10 02月 观点 叶圣陶:儿童的世界不是缩小的成人版本 叶圣陶 | 著名教育家1894—1988主编过《文学周报》、《诗》月刊和《小说月报》等出版我国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叶圣陶20句教育箴言● 办教育决不类似办工业,因为受教育的人绝对不是工业原料。唯有没有生命的工业原料可以随你怎么制造,有生命的可不成。● 受教育的人的确跟种子一样,...
09 02月 教育教学 教师如何帮助学生进行时间管理? 现代管理学的奠基人彼得·德鲁克曾说过,时间是最高贵而有限的资源。时间管理就是用技巧、技术和工具帮助人们完成工作,实现目标。时间管理的根本目的是有效运用时间,而有效运用时间的前提是决定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时间管理不是对时间的完全掌控,而是降低其变动性。时间管理最重要的功能是通过事先规划...
09 02月 动态 教育部发布2022年工作要点 2022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的一年,我们党将召开二十大。这是我们党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迎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是贯穿今年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主线,教育工作要聚焦这条主线,作出实质性的贡献。2022年教育工...
05 02月 教育方法 “双减”背景下,“课程”视角的作业设计与研制 作业在其自身的发展与演变中,历经不同的阶段,形成了与教学的不同关联。在实践操作中,由于对作业属性的偏见,在设计与研制中产生缺乏理性的行为,导致作业成为学生的负担。消减作业负担,可以从属性上重新认识作业,在课程视域下重新构想作业的研制与设计,让作业回归“学习”的实质,让学生在参...
04 02月 观点 耶鲁教授:破除 “精英教育”的3条迷信 这个时代大众把能过上精英生活看成一种标配的“成功”模式,名校毕业生就等于精英的观念深入人心。但精英教育并非完美无缺,在美国常春藤盟校工作24年教授William Deresiewicz指出,人们对精英教育系统过分迷信,无所不能的“精英形象”只是表面。这...
04 02月 观点 我们与哈佛的差距,可能就是三顿饭 在哈佛大学,教授太太请教授们吃饭,本科生请教授吃饭,图书馆长请教授吃饭——这样的三顿饭,可能是我们与世界一流大学真正的差距。与Michael Szonyi教授一起吃饭,每一次都是新鲜的体验。新鲜的重点不是吃什么,而是聊什么。这位中文名为宋怡明的老外,目前是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
25 01月 观点 余秋雨: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摆脱平庸 年轻人要不要读书?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这儿的人都不识字,妈妈从外面来了,她是这儿第一个识字的人,此后办起了识字班、学校,学校有个图书室,书不多,老师定下一个苛刻的制度,要写100个毛笔小楷才可借得一本书。读书使人认识了外面的世界,现在我们家乡的人已经很富裕。有人认为一个人的成功是靠社会关系、机遇...
25 01月 观点 教师专业发展的自我赋能 当前,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普遍存在并呈蔓延之势,表明这绝非仅仅是一个心理或修养问题,需要考虑更宏大的结构性归因。这是事关每一位教师核心利益的制度性问题。一是职称晋升、绩效工资问题,二是近年来越来越突出的非教育教学性任务的增加。将学校和教师当作行政部门的下属基层机构和工作人员的做法,贬低了教育工作的专业...
25 01月 观点 教育研究中儿童视角的发展 “儿童视角”在不断重申尊重儿童,相信儿童能力的思潮中得以显现,像儿童一样去思考,站在儿童立场去看待、思考我们正在进行的和即将开展活动,在尊重当下与准备未来之间寻找一种合理的联合点。在教育中要实现儿童视角,有其要求和路径--比如参与式的研究,允许有更多表征方式的出现,聆听更多幼...
19 01月 教师园地 学前儿童问题行为干预中教师所获支持的研究 问题行为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普遍存在且反复发生的,既影响他人又影响自身发展的行为或情绪异常问题。〔1〕学前儿童问题行为主要表现为攻击性行为、破坏性行为、情绪问题及孤僻退缩等。〔2〕有研究指出,早期干预可以帮助有问题行为的学前儿童更好地适应幼儿园的学习与生活,为儿童将来融入社会生活奠定良好基础。〔3〕在...
19 01月 观点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陶行知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从本国国情出发对教育进行改革,取得了重大成就,对我国幼儿教育产生重要影响。在教育实践中,他创建了生活教育理论被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方法。 陶行知重视幼儿的早期教育;提出要创办适合中国国情的幼稚园;同时,他也指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幼稚教育尤为根本之根本;成人对儿童的教育首...
17 01月 观点 稻盛和夫:看似平凡的努力最重要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任何梦想的实现,都少不了看似平凡的努力。通过看似平凡的努力积累,能够取得成果,从而树立信心,唤起更为强烈的奋斗意识,通过这样的循环,在不知不觉中,便已取得原本无法想象的成就。1、工作的喜悦,无可替代回顾过去的岁月,我一直埋头工作。有人问我,整天工作的生活是否索然无味。因为不少人认为...
17 01月 观点 尊重儿童,理解儿童,促进儿童发展 近年来,随着学前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强调儿童作为教育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越来越关注儿童的兴趣、需要、天性以及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性,儿童立场成为学前教育变革中的基本立场。然而,在实践中仍然存在一些乱象,如把儿童立场理解为一味盲从儿童等。“成人看起来是站在儿童的立...
17 01月 家庭 匮乏式养育的六种表现 每个孩子都是世间的一个宝贝,而每一个人曾经都是孩子,只是并不是每一个宝贝都能被当作宝贝来对待。命运究竟来自哪里,这个问题的答案与养育紧密相关,即生命初始到逐渐长大的时光里,我们是如何被养育的。养育与被养育者之间,是容纳与被容纳的关系,养育者本身是充盈的还是匮乏的,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孩子的命运。01匮乏...
13 01月 教研互动 华东师大崔允漷:我们天天在讲评价,但我们的评价存在哪些问题? 作者:崔允漷,华东师大课程与教学研究所所长学习评价的五大困局现在我们天天在讲评价,但我们的评价存在哪些问题?困局之一:评分=评价=育人吗?这是一位初一学生的日记。其中可以看到,没得到100分的时候,学生对100分很渴望,给了他100分,他一点成就感都没有。我很想问老师一个问题,我们给100分是为了什...
11 01月 动态 增普惠强监管调收费 幼儿园将有这些变化 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九部门日前印发《“十四五”学前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围绕提高普及普惠水平、加强幼儿园规范监管、合理确定收费标准等提出系列举措。未来几年,“入园难”“入园贵”有望得到进一步缓解...
11 01月 观点 克里希那穆提:教育与生活的意义 如果一个人环游世界,他将注意到,不论在印度、美洲、欧洲或是澳洲,人的本性是多么地相似。在学院、大学里,情形尤其如此。我们好像用着模型制造出一种人的典型——以寻求安全感、成为重要人物,或尽可能少思考而过着舒服日子, 为其主要关心的目标。传统的教育,使得独立思考成了一件极端困难的...
11 01月 观点 “快乐学习”:我们能为孩子做什么? 由于学前期没有明确的学业任务,孩子相对的空闲时间较多,所以很多家长或多或少会让孩子去上各种类型的兴趣班,一方面给孩子一些熏陶,陶冶孩子的情趣;另一方面也试图让孩子多少学有所得。在家长的心里,理想的状态是孩子既学得快乐,又能够学得好。如果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产生了抵触或者厌学的不良情绪,家长就...
11 01月 动态 聚焦学前教育立法核心问题 一、学前教育立法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第一,对学前教育价值的认识问题。目前,公众和各级政府部门对学前教育价值或重要性的认识是不够清晰和一致的,在一些关键问题上还缺乏法律意义上的明确认识。比如,学前教育到底有多么重要?学前教育对幼儿的终身发展、对群众和民生以及对国家和民族到底意味着什么?为什么对学前教育必...
07 01月 观点 虞永平教授:课程在儿童的生活和行动里 很多人都问,幼儿园课程在哪里?我今天就来谈谈我的看法。课程这个领域很重要,有些问题要好好厘清。构建适宜儿童发展的课程并努力落实,是实现幼儿园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贯彻落实《指南》的重要途径。科学的教育观、儿童观,只有落实到课程建设中去,才能对教育实践产生影响。提升教育质量,关键在于改革和完善课程,...
07 01月 观点 课程改革理念催生了幼儿园“活动区”活动,价值在那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国十条”)强调了新时期学前教育发展的两大任务:一是普及,二是提高质量。《教育规划纲要》指出,“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坚持科学...
07 01月 教研互动 黄瑾教授:我国“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发展“难”在哪里? 黄瑾: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学前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质量发展的程度和进度被裹挟在社会、经济、文化、制度和历史的大背景中,我们必然要深入思考“哪些因素会制约质量的发展”以及“如何制约”的实际问题。纵...
04 01月 动态 未来教师将扮演这十种角色,看看现在的你是哪一种 随着越来越多的学习方式的创新与改变,新时代的教学被重新定义,师生关系也随之慢慢重塑。与中小学中教师教、学生听,学生更多收获的是间接经验不同;学前教育的教师更多是陪伴在幼儿身边,通过前期的准备,与后期的介入、评价,让幼儿在直接经验的收获中取得发展。在当今世界的教育中,出现了许多新的形态。而纵观这些新的...
03 01月 观点 爱因斯坦:教育,放在首位的该是什么? 爱因斯坦这样说:人们应该小心,不要向青年人灌输下面的思想,即生活的目标就是获得习惯意义上的成功。因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成功者从他的伙伴那里获得的东西,都远远超过他对他们所做的贡献。但是,人的价值应该体现于他能给予什么,而不在于他能获得什么。 论教育从古到今,明智的有才之士已经讨论过教育问题,并且就这些...
03 01月 教研互动 幼儿园课程故事的内涵、问题与对策 人是天生的故事叙述者,而叙述故事是人理解自己、理解生活的意义所表现出的自然回应。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越是理解自己,越是明白我们自己是我们所是、做我们所做和选我们所选的原因,我们的课程就越有意义[1]。在近一年的入园实践中,笔者发现幼儿园兴起了一股课程故事分享的热潮,教师们热闹地分享着课程故事,课程故...
03 01月 家庭 陈鹤琴:作为父母必须清楚的五件事 父母,不是容易做的,一般人以为结了婚,生了孩子,就有做父母的资格了,其实不然。做父母的,要想把孩子养得好,在未做父母之前,应该问问自己:是否懂得养孩子的方法?有什么资格做孩子的父亲或母亲?怎样养育孩子,使得孩子身心两方都充分而又正当地发育?这些,都该弄得明白,才配做孩子的父亲或母亲。现在根据我十数年...
03 01月 观点 教育孩子,你需要知道的十大心理学规律 孩子不好教,怎么说都听不进去;学习成绩不好,又没有积极性怎么办;针对教育中的难题,家长、教师不妨多学点心理学,掌握一些可实际操作的教育心理技巧。下面的心理学规律,很多都是试验得出的结论,具有一定的可信度,可以试试。01心理规律一:罗森塔尔效应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把一群小白...
30 12月 育儿百科 早期教育实践中的六对关系 一方面,0~3岁儿童的早期教育被科学证明是可能的,而且是教育发展的世界趋势;另一方面,国内早教市场与早教实践极其混乱。脑科学、神经生理学的研究成果对早期教养的意义虽然重大,但如果不与教育学、心理学整合就直接运用于教育实践,将会出现新的误区。事实上,儿童早期潜能开发的实践中已有不少忽视教育原则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