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来自: 作者 蒂尔·伯雷尔来源脑事实/SFN
1998年,英国医生安德鲁?韦克菲尔德和他的同事在杂志上发表了一项研究。柳叶刀孤独症和儿童疫苗有关。这一发现吓坏了父母,导致了选择放弃接种麻疹、腮腺炎和风疹疫苗(MMR)的家庭。即使维克菲尔德的工作和他的主张彻底揭穿随着欺诈和报纸最终收回,世界上数百万人仍然相信疫苗可以导致自闭症。
2012年,据估计,美国每68名儿童中就有一名被诊断患有自闭症。
这种持续的信念之所以产生,部分是因为在过去15年里,被诊断患有自闭症谱系障碍的儿童数量急剧增加。2000年,估计每150名儿童中就有1名被诊断为孤独症;到2012年,这一比率达到了在美国,每68人中就有一人。医生们已经更好地认识到自闭症的早期症状,比如社交和沟通问题;但是,更好的检测并不能解释整个增长的原因。遗传因素也会导致孤独症的风险,但同样,在12年内,基因的变化也不足以解释自闭症的增加。
然而,目前的研究将农药接触和感染作为两种可能的环境罪魁祸首,神经科学家们正在研究这种接触--尤其是在出生前发生--如何在自闭症中发挥作用。
农药问题
当谈到产前接触杀虫剂与自闭症之间的联系时,有机磷农药,如毒死蜱,显得尤为可疑。在美国,有机磷占农药使用量的近70%。它们通过关闭一种对昆虫神经功能至关重要的酶来工作。这种酶对人类神经功能也是至关重要的。
2014年,一项对生活在农田一英里内的孕妇进行的研究表明,这些妇女患自闭症的可能性是住在田地附近的妇女的两倍。对于住在使用毒死蜱治疗的近地的妇女来说,这种风险增加了三倍(商品名为Dursban和Lorsban等)。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Davis)的吉尔·西尔弗曼(JillSilverman)研究了毒死蜱与自闭症的关系。老鼠的发育在一个关键方面与人类不同:老鼠出生后的头几天与人类在子宫中的第三个月相关联。Silverman将新生大鼠暴露在低剂量的毒死蜱中,并将其与同一发育时期暴露于对照组的一组大鼠进行比较。作为幼犬,毒死蜱暴露的大鼠对母亲的呼叫比对照组处理的小白鼠少,而且,当它们长大后,毒死蜱暴露的老鼠与其他老鼠玩得更少。
西尔弗曼说:“我们发现,早期接触毒死蜱不仅影响了一种与自闭症相关的发育行为,而且影响了两种行为,即沟通和社会行为。”
感染影响
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究人员开始将怀孕期间的严重感染与孩子患自闭症的风险增加联系起来。瑞典一项从1984年至2007年在该国出生的研究显示,因感染而住院的孕妇--无论是病毒感染、细菌感染还是不明原因--患自闭症的几率比没有严重感染的孕妇高出30%。科学家推测,感染会提升女性的免疫系统,导致胎儿大脑过度炎症,破坏胎儿的发育。

在这张草原田鼠大脑图片中,催产素受体被标记为浅蓝、红色和黄色。催产素已经被证明可以帮助扭转大脑炎症所造成的缺陷,因此科学家们正在开发药物来帮助释放大脑中这种激素的自然储存。
Ross等人“神经科学杂志”,2009年。
老鼠模型的研究支持了这一理论。当科学家在怀孕的老鼠身上引发炎症时,他们的幼仔表现出类似自闭症的社交障碍。例如,当给出一个选择时,老鼠通常选择与其他老鼠在一起,而不是专注于一个无生命的物体。然而,受炎症影响的小鼠与另一只老鼠在一起的时间一样长。
随着研究人员继续深入研究孤独症的环境危险因素,越来越明显的是,环境、遗传和时间可能都会导致孤独症的发生;怀孕期间接触农药或感染可能会加剧遗传易感性。西尔弗曼说:“总体信息是,我们必须把环境风险因素与遗传学结合起来,这是非常重要的。”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