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教育 加入社区

5个成员 4个话题 创建时间:2016-04-04

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

发表于 2021-02-18 2182 次查看

前几天有位家长打电话说,孩子在学校太顽皮,老师要求家长带他看心理医生。

家长在被老师约谈后,内心复杂,焦虑不安。家长觉得平时孩子在家表现都挺好的,也算乖巧懂事,就算偶尔有点任性。毕竟是孩子也算正常。不至于严重到要看心理医生的地步。

于是这位家长便打电话给我,向我咨询到底需要不需要带孩子看心理医生。我详细的询问了孩子的情况后发现,孩子其实很正常,就是有点调皮,上课不好好听课,爱和同学说悄悄话、不听老师管教。

课后孩子和小朋友相处的还不错,是班里的“孩子王”,也是老师眼里的“刺头”。

a5c27d1ed21b0ef4703154d36974eddf83cb3e9c

这样的孩子到底应不应该带他看心理医生呢?

著名的儿童心理学研究专家李玟瑾教授在一次公开演讲中曾经提到。大部分孩子的问题都是家长的问题。很多想要带孩子找李玟瑾教授进行心理咨询的家长,都会被告知不用带孩子来,家长自己过来就可以了。

所以从李玟瑾教授的理念来看,上面那位被老师要求看心理医生的孩子没有必要去看医生。真正需要咨询和改变的是家长。如果轻易地带孩子看心理医生会给孩子一种非常不好的心理暗示,就是我有病才来看医生的。

e1fe9925bc315c6068f48e243e0177164b5477ca

是什么原因造成孩子成为了老师眼中的“刺头”呢?

李玟瑾教授曾经提到,孩子的问题都是父母的问题。如果父母在该给孩子立规矩的时候没给孩子立规矩,就会养成他们的自私、娇宠、任性,甚至在学校里成为老师眼中的“刺头”

0d338744ebf81a4c0dde59a3639adc5c242da626

怎样的家庭教育才不会让孩子成为班里的“刺头”呢?

01、三岁之前对孩子说“不行”

对孩子说“不行”是克制孩子任性的第一条原则。这个“不行”说的越早越好,让他知道在他不对的时候,在他非分要求的时候,在他肆意哭闹的时候,这个行为是无效果的。这就是和他人 建立社会行为方式的第一条

faedab64034f78f0864db915ca81b650b1191cc3

02、延迟孩子的满足

当孩子想要某一个玩具的时候,不要立刻给孩子买。让孩子知道所有东西都不是白来的,是需要付出努力的,是爸爸妈妈先付出辛苦才能得到钱,钱才能换来这个东西。这个玩具确实很好,但是马上得到不行,因为它没在我的计划之内所以我们要等待。

80cb39dbb6fd5266224a768b04a82b2ed5073606

03、让孩子学会沟通

鼓励孩子说出理由,并且要倾听别人的理由,让孩子明白不管遇到什么事情,都要学会沟通,通过沟通解决问题,一味的任性哭闹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

cdbf6c81800a19d8ba3e86d1804a3e8ea71e465e

04、训练孩子克制冲动的能力

周末的时候家长可以给孩子准备两袋零食,一次性给到孩子并且告诉他,一袋是今天吃的,另一袋是明天吃的。如果今天你把两袋都吃完了,明天就没有吃的了。自制力差一点的孩子,在第一天的时候估计已经把两袋都吃完了。

这个时候家长要坚持原则,因为他一次性全吃完了,所以第二天没有吃的。让他承担因为没有抵制住诱惑造成的后果。以此来训练孩子抵抗诱惑的能力。

d52a2834349b033b4bbf1c1da17e8ad6d439bd7c

05、食物分享,学会替他人考虑

自私是人的天性,孩子小的时候所有人都把东西往他嘴里送,他只管自己吃好就行了,所以他很难去替别人考虑,但是替人考虑和他的行为是密切相关的。所以从小培养孩子不自私,替他人考虑是非常重要的家庭教育内容。

730e0cf3d7ca7bcbe02a1a640ab9d766f724a85b

06、通过运动炼就孩子坚强的性格

很多孩子在早期成长的过程中很顺利,但是因为长大后遇到一点挫折就跳楼自杀。这种行为是因为他们缺了性格当中的坚强和面对挫折的勇气。

有一种教育理念叫“行知教育”,行在前,知在后。运动就是“行知教育”的一种。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父母应该通过运动有意而为的训练孩子坚强的性格。跑步和游泳就是非常好的运动。

大家都知道跑步有一个特点。如果你没有练过,刚开始跑一会就觉得上不来气,嗓子干得不行,心脏都要跳出来好像活不了了的感觉,但只要你坚持跑下去,痛苦就会慢慢减轻。让他经历痛苦后告诉他,只要你坚持就没事,坚持过后痛苦就会降低。如果你不坚持,你永远会这样痛苦。

7af40ad162d9f2d3bcf6da3c1d5c36166127ccb1

游泳对孩子来说,也是很可怕的一件事,没有一个孩子自己愿意往下跳的,都是被推下去的。被推下去以后都会出现一个什么现象呢,哎呀我要死了,我要沉下去了,在那里扑通。孩子回来肯定会和你说,我喝了好几口水,呛死我了,我鼻子都疼了。

你告诉他你死了吗,没有,只要你坚持,只要你自己努力就会有人来救你,如果你都不努力不扑通直接往下沉那就完了,让孩子明白只有你坚强别人才能帮你,如果你不坚强谁也帮不了你。

2回复
  • 2楼 WOLKER 2021-02-18

    李玫瑾教授提出,教育男孩需坚持“4个原则”,不然娃将来难出息



    以前很多父母求男不求女,指望生个儿子传宗接代。而现在观念变了,父母大多求女不求男,因为男孩子不仅不如女孩贴心,还特别调皮不好管教。

    小林今年10岁了是有名的调皮大王,在学校凭借壮实的身体欺负弱小的孩子。有一次,妈妈又因为他欺负同学被叫到了学校,这次小林居然欺负小女生,还把女孩的裙子扯破了。妈妈又赔礼又赔钱,保证一定严加看管,不会再有下次了,这才顺利从办公室出来。看着孩子如此调皮,妈妈恨不得把他塞进肚子回炉重造。

    u=3302556563,3073255452&fm=173&app=25&f=

    男孩天生调皮,总会捣鼓出各种各样的麻烦,想要教育好“小泼猴”,家长不如学学李玫瑾教授的养儿4原则。李教授指出:教育男孩要坚持“4个原则”,孩子长大会更有出息。

    01从小让孩子知道不可随意任性

    教育要从小抓起,小的时候不注意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长大后就更难纠正。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孩子的毛病,越小纠正越好改。”3到5岁正是男孩子任性不讲道理的时候,打骂不可以,说教没有用,那应该怎么办?

    其实,家长在确保孩子安全的情况下,放任孩子闹就可以了。等到他们闹几次后,就会知道自己无缘无故闹家长是不会让步的。看到孩子闹,家族要坚持住别舍不得,看到孩子流泪就妥协,只要妥协一次,就会妥协无数次。

    u=3457586814,2069338085&fm=173&app=25&f=

    02勇于承担错误

    正所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懵懂无知的孩子犯错太正常了,尤其是调皮的男孩子,做错事的频率很高。每一次错误都是孩子成长的机会,聪明的家长会把握机会,让孩子在错误中吸取教训,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样孩子长大后也会不断反思自己的行为,会更有出息。

    如果家长以孩子年纪小,不懂事为借口包庇,那孩子就会丧失承担错误的机会,也无法吸取经验教训,犯的错误就毫无意义。而且同样的错误他们会一直犯下去,小错像滚雪球一样,最终可能会酿成大错。

    03尊重女性,不欺凌弱小

    如果男孩子凭借自身力量强大欺负比自己弱小的人,将来很可能会成为街头小混混或者黑社会。所以父母应该从小教育孩子尊重他人,尤其是不能欺负女性和比自己弱小的人,还要告诉他们人人平等,应该用自己的力量去维护弱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u=3214067569,432444339&fm=173&app=25&f=J

    04教导孩子诚实守信

    现在男孩在女生心中的信誉度比较低,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说就是“男人的嘴骗人的鬼”。花言巧语、油嘴滑舌好像成为了男性的标配。虽然这只是指部分男生,但对所有的的男孩都有影响,正所谓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家长应当从小教育孩子做一个一诺千金的人,说到做到,不能欺骗女孩的感情。

    如果孩子从小习惯了说谎,不管做错了什么都想方设法用谎言掩盖自己的错误,慢慢说谎成性,不会获得成功,也不会交到真心朋友。

    u=2018987701,937551453&fm=173&app=25&f=J

    父母要重视孩子的教育,该坚持的原则一定要坚持到底,不要轻易动摇,不然之前的努力很可能会前功尽弃,而且还可能会因为一时心软耽误孩子一生。

    我是帮妈,一名高级育婴师,私信“育儿”,帮您解答带娃路上的困扰~

  • 3楼 WOLKER 2021-02-18

    经常有家长来问我们,如何来对付孩子的不当行为?我们的回答基本上是为孩子“辩护”——孩子没有什么特殊行为,没有什么需要家长专门来对付的事。

    孩子的每一种行为都是有原因的,引发儿童行为的原因,有的是由于孩子的生理原因,有的是由于孩子的心理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恰恰是家长。

    在家庭教育中,最需要教育的是家长本身,使得家长明确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作用和方法。

    家长不要与孩子“较劲”

    一天放学的时候,我在一所幼儿园门口看到一位小班儿童,他一手拿着老师奖励的棒棒糖,一手牵着爸爸的手离开。走到室外,孩子要求爸爸抱他,而爸爸不同意,父子俩僵持在那里。最后,爸爸不耐烦地一把夺走了孩子手里的棒棒糖,试图迫使孩子跟他走,结果孩子大哭,反而不走了。  

    类似这种情况,家长使出“杀手锏”来对付孩子、迫使孩子听话,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是司空见惯的。如果我们冷静地分析一下事情的原因,其实并不难理解,作为小班儿童,一天没见到父母,见面要求抱一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如果家长对孩子说:“好,一天没见了,我们抱一下,然后你下来自己走。你看,别的小朋友都自己走的。”语气亲和而又坚定,通常孩子会接受的,因为他的需求得到了满足,又在其他小朋友面前维护了面子,他会作出正确的决定,下来自己走路。

    而这位家长却采取了一个粗暴的方式与孩子较劲,结果适得其反。家长利用自己的身心优势与孩子较劲,是一种最不容易产生教育意义的行为。

    因为这种行为,既没有正确理解孩子的身心需求,也没有顾及场所的特殊性,还没有坚持现身说法的教育原则。所以可以判定,这种较劲的行为是错误的。

    从发展的角度看,家长与孩子较劲,即便奏效也是暂时的。一旦孩子适应了“较劲”长大后会形成“习惯性较劲”,也就是执拗、逆反、“不听话”,给家庭教育带来的困难也会越来越大。

    家长之所以出现与孩子较劲的状况,主要还是不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缺乏足够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智慧。为了克服这种状况,家长应该多多从了解儿童的特点、提升自己的家教能力入手。

    b5cc480666b34eea8badd72eb3d1f7bb.jpeg

    家庭教育不能走“技术化路线”

    有些家长为了贯彻教育原则,根据所谓的“家教宝典”,每天为孩子制定了高度紧张的活动时间表,严格按时间表执行活动,不给孩子一点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我称这类家长走的是“技术化路线”。

    技术化路线的本质是把儿童当作容器或机械,采用无节制的、高强度的刺激来激发儿童的学习行为。而事实上,当代发展心理学的先进理论一再告诫我们,要把儿童当作一个有机体来看待,不要当作容器或机械来看待。有机体是有认识能力、自动调节能力和自我平衡能力的,是有情感体验和行为动机的,是需要社会交往和独立自处的。

    如果我们家长只是根据某本教材的指导或某个课程的教唆,把孩子笼罩在强度、高密度的刺激之中,不给孩子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那么,孩子是要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的。这肯定不是家长的初衷。

    还有些家长,过于恪守一些“家教宝典”的指导,谨小慎微,照章办事,一旦发现有违条款,就焦虑万分,生怕给孩子造成终身后患。

    其实,孩子的适应性是我们人类长期进化的产物,是人类应对千变万化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基本能力。除非灾难性的突发事件,通常在家庭生活中发生的琐事,诸如一顿饭少吃了几口、一次觉迟睡了半小时,并不会使孩子立刻产生心理失调并危及终身的。

    家长不要过于放大偶然事件的心理效应,也不要过于放大儿童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心理效应,如短期的亲子分离、孩子入园焦虑等。前几天网络上流传的孩子入园后,家长采用各种方法偷看孩子的照片,形态搞笑,反映出一部分家长的分离焦虑比孩子还要严重。

    而成人有如此严重的分离焦虑,又如何能使孩子坦然地适应新环境呢?

    377cf803126f44178df45c8d090d60c1.jpeg

    教育不是家长围着孩子转 

    我们国家的学前教育,曾经长期受到西方教育理念的影响,贯彻成人中心论的教育原则,也就是由成年人即家长和教师决定教育内容、教育方式和教育进度。现在,这种以成人为中心的教育正在向以儿童为中心(或者称为“儿童为主体”)的教育过渡。

    所谓以儿童为中心,就是教育要从儿童的身心特点和儿童的需要出发,要符合儿童的学习和成长规律,要从儿童的实际出发,要让儿童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这里丝毫没有让成人围着儿童转的含义。

    但现实生活中,不少家长曲解了儿童中心的内涵,把儿童中心理解成一切围绕着儿童转,具体表现为家长紧紧围绕着孩子,限制孩子的活动,阻隔孩子的交往,剥夺孩子的尝试,取消孩子的体验。

    也就是说,家长的保护成了一座透明的钟罩,让孩子失去了感官上接受刺激形成经验的可能。我们知道,儿童的学习,是通过他的身体和动作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来进行的。没有身体和动作,就没有经验的来源,也就没有了学习。我们的家长,一方面企图及早“开发智力”,一方面又阻碍儿童的正常学习。

    需要指出的是,过多的保护使儿童失去应有的学习机会,其损失不仅是智力方面,还会影响到儿童情感、社会、性格的发展。

    我们应该解除对孩子的过度保护,让儿童多接触大自然、多接触大社会,有一个正常的生态环境,他们才会健康地发展。

    7f8ad5b23eeb4dd991ada60109707d07.jpeg

    家长应该与孩子一起成长

    “成长的烦恼”并不只属于儿童。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同样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社会适应和教养能力,克服自身成长过程中的烦恼。

    早期教育的特殊性要求家长要与孩子一起成长,家长与孩子都要克服各自的“成长烦恼”,达到相互作用、共同适应的境界。

    早期教育的实践表明,许多发生在孩子身上的行为问题和情感障碍,其根源均在父母身上。家长只有很好地完善自身的社会化,才能使孩子身心得到健康发展。

    家长怎样才能“与孩子一道成长”呢?格塞尔学派的一位学者也提出一些忠告,落实到家庭就需要家长注意以下内容:

    家长不要认为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完全是你的责任,不要抓紧每一分钟去“教育”他。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年轻家长在汽车上、在公园里喋喋不休地开展“教育”,其结果只能是把原本兴致勃勃孩子弄得灰心丧气、兴趣索然。

    家长应学会欣赏孩子的成长,观察并享受每一周、每一月出现的发展新事实。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常常会为孩子的微笑、站立、行走、说话而欣喜不已。但令人奇怪的是后来竟然对孩子的新发展,如孩子要求自己吃饭、孩子学会了涂鸦等正当行为慢慢变得无动于衷,甚至不喜欢、不支持和反对。这肯定不是孩子的错。

    尊重孩子的实际水平,在尚未成熟时,要耐心等待。目前社会上流行着许多错误口号,诸如“开发智力”“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等,这种用房地产商的眼光看待早期教育的观点,是没有科学根据的,对孩子的发展也是有害的。

    与孩子一起充分体验每个阶段的乐趣。家长不要老是去想“下一步应该发展什么”,应该和孩子一起充分体验每个阶段的乐趣。

    0-6岁的儿童正处于人生最快乐的游戏时期,在现实生活中,儿童在成人的催赶下,童年过得太匆忙、太紧张、太有成果、太成人化。如果我们在早期教育中过度地剥夺儿童游戏的权利,就有可能形成儿童普遍的心理问题。

    “与孩子一道成长”的观念,其核心是请所有的家长明确自己在家庭教育中的角色和作用,树立尊重儿童成长规律的观点,为儿童健康成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这里的关键是家长要学一点儿童心理学的知识。

    “父母不会教养,小孩子不晓得要冤枉哭多少回”,陶行知先生曾诙谐地说,“要是家长懂得一点这方面的知识,小孩子的眼泪是可以省掉一万万八千万斤咧。”

发表回复
你还没有登录,请先登录注册
话题作者

新加组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