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听到一些妈妈的抱怨:
「我家孩子做暑假作业总是慢吞吞,别人半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他居然需要两个小时。」
「我家孩子才让人头疼呢,每天晚上 9 点开始催他睡觉,总要磨蹭到 12 点以后才睡,到时候身高长不高可怎么办呀?」
好担心自己宝宝未来也会这么拖拉,有没有?
其实,对于那些喜欢磨蹭、做事拖拉的孩子,排除了事情真的太难等因素。大多数都是因为时间观念不强,导致做事效率不高,孩子越大则这种情况会越明显,教育起来会愈加困难。
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家长要从小抓起,事半功倍啊。
今天丁妈就给大家推荐几款有助于培养时间观念的神器,一定会有适合你的那一款哦!
神器一
奖惩计划表
这是时间管理神器的关键,其他方法的效果都可以在这里体现,用来记录孩子在各项任务中的表现。
如何制定奖惩计划表
1. 与孩子一起商定完成的计划。
2. 给孩子计划做到的内容分别标注上积分,完成任务或者达到目标就能赚到一定的积分,否则就不能获得积分。
3. 与孩子一起商定不同积分可以兑换的奖励。
4. 积分达到一定数量之后,给孩子约定好的奖励。
下面三张图是奖惩计划表的三种模板。
儿童奖惩记录表之一
儿童奖惩记录表之二
三个孩子的奖惩记录表
需要注意的是,奖惩计划表的各项细则,包括多少积分会给予奖励,具体奖励什么,都应该是由是家长与孩子沟通后共同制定的,家长不能自行决定。
只有家长与孩子达成一致后,才能有效激励孩子往我们希望的方向去做。才能增强孩子完成任务的积极性。并且,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能明白想要收获就必须有付出的道理。
神器二
长期计划清单
这是用来做长期规划的工具。
对孩子来说,想做的事情大多和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而必须做的事情大多数是不情愿的学习和完成功课。做这样一份清单就是帮孩子建立长期目标,清晰可见,这是时间管理的第一步!
邻居家的小女孩婷婷最近变得有点不一样!这个原本有些调皮三年级的小女孩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完成了架子鼓的入门,赢得了英语演讲比赛二等奖,还参与组织了一个社区的公益活动。
不再是一放学就和小朋友玩游戏,不会因为不想练琴就顶撞妈妈,也不会一道题拖拖拉拉写一下午。她开始主动而迅速的完成作业,因为自己的兴趣去学习架子鼓,合理安排时间愉快的和小伙伴们玩耍。
婷婷的蜕变其实很简单,正是因为:在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她有了自己的计划清单(to do list)。
与奖惩计划表制定原则相同,长期计划清单也要由孩子和家长共同制作完成。
如何制定长期计划清单
1. 与孩子一起,将一周和一个月里需要完成的目标详细列举出来。
2. 根据这些大目标,将任务拆分到每一天的小目标中。
比如,下午六点在家先练琴一小时,再把作业做完。
3. 将长期计划清单和奖惩计划表结合使用。
长期计划清单,目标明确
神器三
短期日程表
如果说计划清单让孩子建立了一个较为长期的目标,那么日程表,则是将整个长期的目标细化为短期任务的有效利器。
从小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是十分有必要的,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日程表将时间进行区块划分。
热播电视剧《欢乐颂》中,安迪是现代都市社会中典型的成功女性,她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对时间严格而有效的安排。
如何制定短期日程表
1. 让孩子决定安排时间的具体细节,
2. 让孩子自主选择他喜欢的日程表的表现形式。
比如,喜欢画图的小孩可以将日程表变成图画,喜欢数字的小孩可以将日程表中的数字突出。
3. 家长可以考虑将孩子之前做不好的一些方面纳入表格中。
比如,孩子总是爱看电视,可以设置最长时间,如果每天看电视超过了这个时间,就算任务没完成。
4. 将短期日程表与奖惩计划表结合使用。
在制作日程表的时候,家长可以给予一定指导,让时间计划更科学合理,但制作的主体应该是孩子。因为自己制作的过程,可以让孩子更加有自主感,后面也就更愿意去遵守。
下图是小女孩安吉拉将自己一天的时间进行有趣而严格的安排。
神器四
番茄工作法
相信许多大家对于番茄工作法都不陌生!
如何使用番茄工作法
1. 为孩子选择一个待完成的任务,将番茄时间设为 25 分钟。
2. 让孩子专注进行这一任务,中途不允许做任何与该任务无关的事。
3. 直到番茄时钟响起,可以短暂休息。
4. 连续完成几个番茄时段后可以增加休息时间。
利用番茄工作法,监督孩子的学习和玩耍。可以让孩子提高效率,更加高效地完成日程表中的任务。
我的神器
使用心得
介绍了这几款比较热门的时间管理神器,给大家分享一下我儿子桐桐的使用心得吧。比如番茄工作法,就对我儿子特别管用。
桐桐的三分钟热度
虽然桐桐刚刚 3 周岁,但是很久之前,我就发现,桐桐在注意力方面不是特别集中,做事有点三分钟热度的趋势。
于是,在确认了他非常喜欢这个青蛙闹钟的款式之后,我帮他在网上买了款一模一样的,收到后他觉得非常惊喜。
然后我告诉他,每天早上起床吃完早饭,休息 15 分钟后,我们就要开始番茄工作计划了哦,他似懂非懂地表示同意。
两个 25 分钟,我帮他安排的是讲故事和玩积木,不出我意料,一开始,桐桐每次只能坚持 3~5 分钟,但我严肃地告诉他,青蛙王子还没有响呢,我们得坚持完成任务哦。
在两个 5 分钟的休息时间,我都为他准备了他最爱吃的酸奶和水果。
一周下来,无论是讲故事,还是搭积木,桐桐都完全可以自愿地沉浸其中,25 分钟一转眼就过去了。
就这样,我所担心的三分钟热度的坏习惯轻轻松松就被矫正了。
见过太多因为管教孩子而心力憔悴的父母。如果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家长会非常头疼,到了压制不住的时候,免不了就会对孩子大吼大叫
但是,大吼大叫并不能根本性地解决孩子的问题,我们得选择更好的方式。
- 还没有人评论,欢迎说说您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