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新近出台的《评估指南》对未来中国学前教育将会产生深远影响,其中第39条“幼儿园配备的图画书应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注重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特色,富有教育意义。……幼儿园不得使用幼儿教材和境外课程……”这一点意味着,中国的幼儿教育要走出自己的路,要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要培养现代中国人。这也意味着,幼儿园需要更多地思考教育本土化的问题。

幼儿园教育的起源在西方,当下中国也有不少使用蒙特梭利、华德福、高瞻、IB教育等体系的幼儿园,由于师幼比不同、教师的专业水平不同,以及文化的差异,在实践中照搬肯定是行不通的,幼儿园如何通过本土化探索做更适合本国的教育?如何在各种“风来风去”的思潮中,可以“睁眼看世界,立足做中国”?

2022年3月5日是陈鹤琴先生130周年诞辰纪念日,很多人提到中国人自己的幼儿教育思想理论,就会想起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但其实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并不是闭门造车做出来的,他是“睁眼看世界,立足做中国”最好的范例之一。130年过去了,“活教育”理念在传承和创造中依然充满生命力。

但是做本土化的教育,我们不能只知道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有一部分教育者在继续努力,不再屈从于成为一批教育的“代工者”,不是照搬世界著名的教育体系,而是在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以文化精神陶养人的精神文化,努力探索和形成属于这片土地的教育。比如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开创了“生活化课程”、安吉的幼儿教育改革所开创了“安吉游戏”、成都华德福学校的本土化实践、广州铭初幼儿园对岭南地方文化的探索等等。

如果要问中国幼儿园教育的未来在哪里?我们认为就藏在一个个不同的探索者和实践者的努力之中,藏在这片土地的文化精神中。我们并不期望通过行政去推动形成一种“中国幼儿教育课程模式”,而是要鼓励“遍地开花”,让每个地方都有真正从本土生活、本土文化中生长出来的多元的教育。

关于幼儿园教育的本土化问题,我们来看看这些园长、专家、教育媒体工作者如何看待?这些思考和实践能带来哪些启示呢?

01 /中国学前教育的出发点到底在哪里?

胡 华

中华女子学院儿童发展与教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园长

这十多年来,我们一直在思考,中国学前教育的出发点到底在哪里?儿童教育从来都和自己的文化有关,学前儿童的课程不是成人知识的系统输出,而是一种在生活情景下,儿童通过活动可感知、可体验的适合儿童的文化过程,儿童学习的过程本质上也是个体文化化的过程。

中国的哲学一直有自己的表达方式与话语体系,按照中国哲学的传统,教育的功用不在于增加知识,而在于提高精神的境界。(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涂又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1,15)中国的教育,包括学前教育一直都在学习西方。我们想建立一套适合中国儿童发展的,有中国文化根基的课程体系,实现这一切,要求教育者必须回归自然与传统。我认为,只有打上中国文化印记的课程,才是具有时代意义的本土化课程。

最后,在生活化课程的实践中,我们也确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思考:

第一,课程内容的设计要具有历史感。对儿童来说,精神既是先验的,也是内在精神的渴求与需要。这套课程的背后有着深厚的文化脉络,也有着很强的内生力。课程的立意和主题都是文化、科学、艺术、哲学这些人类最美好的东西,这些追求和儿童本性中的追求高度契合。学习的过程,也是他们运用游戏方式追寻精神家园的过程。

第二,课程的主题要有文化性。文化与教育看似有很多外显形态,容易被人随意拼搭,但内里却有文化选择性的价值区分。真正的教育还是要把握住文化内里的那条线。儿童教育就是要在历史文化和儿童文化之间寻找到那把钥匙。

第三,课程的表现方式要有联结感。所有的课程学习如果没有和他人、和自然、和自我建立联结感,课程是没有意义的。

第四,课程的实施要具有可操作性。生活化课程目标的最终实现是使表现为外在文本的理想课程变为儿童内在的经验课程,生活化课程通过可操作性的实施策略,让儿童在学习中实现身、心、灵的共舞。

中华女子学院附属实验幼儿园

02 /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做本土化教育?

魏嘉宏

广州铭初幼儿园校务长

从蒙特梭利到华德福,从陈鹤琴到瑞吉欧,从他们的产生和发展来看,各位有没有发现一个共同的现象:他们同时都看到了生命发展的需求,他们努力用他们可获取的资源,用他们理解的关于生命、关于生活的价值体系,去面对生命的成长,去找方法,然后去实践它。他们在当时,几乎没有哪一个一开始就是教育专家,但是他们每一位都是教育家。

所有的教育都应该是对时代的呼唤,育应该是与时俱进的,它要有眼光回应时代的需求,要回应儿童发展的需求,它要有因地制宜的解决方案,看它可不可能从一个人到一群人。也就是说,当我提出一个教育想法,我去实践它,把它变成一个教育主张的时候,可能面对从个人的需求到群体的需求。

所以如果我们今天是教育工作者,不管是在教室里面实践自己的教育主张,还是去创办一个教育机构,实践一个机构的教育主张,我觉得起心很重要,而起心应该回到教育是否面对人的发展上。

所以为什么要发展在自己土地上生成的教育?正如加德纳(八大智能理论提出者)所说:不管一个教育模式或是体系如何理想,它总是立足在当地的环境中,没有一个人能够把瑞吉欧的戴安娜学校搬到美国的新英格兰区,也没有人能够把杜威的新英格兰学校搬到瑞吉欧这个地区……

我们是2020年代的当代中国人,我生活在这块土地上,这块土地有它自己的文化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国际环境……我关心此时此地我的生存环境,每一个社会议题、每一个世界风潮,都与这块土地有关。

我希望各地的文化风采恣意地吹入我家,但我不要任何文化吹乱我的步伐。我们要有自己的文化自信,要体现地方常民生活的美,要开启与国际间的连结,要走入一年四时的山水。我们要让自己的土地能长出教育来,长出我们自己的教育来。

所以,我要问的不是“为什么广州道禾要坚持做本土化教育?”,我要问的是:“为什么这块土地上的人民不做自己的教育?”

之前有一个新的词叫做元认知,是指认知后面的认知,后来我想我们做的应该是学校后面的学校,教育后面的教育。也就是说我不是要办什么学校,是我办学校背后的想法到底是什么?所以我们面对的不是文化,而是群体,是一个时空属性下一群人的集合而化成的生活形态。

在中国,上一个时代的教育是工业产品,所以可以批量生产。但下一个时代,在中国,教育应该是艺术品,只能是个性创作。我们需要的不是行业升级,而是行业转换,从生产制造转换到艺术创作。

所以,我很乐见在这块土地上有越来越多人看见多元共存的现实与价值,并愿意投入这样的事业。特殊儿童的照护、教育与康复是我认为社会文明发展的真正指标。

所以教育不是哪个方法好!教育不是创新!教育是当我们面对生命发展的需求时,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这样面对这个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办这所学校?为什么要用这样的教育方式?换换别人他会怎么做,IB课程会怎么做,斯坦纳会怎么做,蒙台梭利会怎么做,马拉古奇会怎么做,陈鹤琴又会怎么做……

03 /教育要通过“翻译—移植—转化”来实现“人”与孩子的相遇

张 俐

成都华德福学校创办人之一,

大陆第一位华德福幼儿教师

现任成都华德福学校理事长

中国华德福幼儿教育论坛(CECEF)主席

首先,我想分享关于“翻译—移植—转化”(translation,transplant,transformation)实际上,这句话来自一位美国的蒙特梭利老师:当你学到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一定要去理解它在讲什么(翻译),然后你会模仿它(移植),把它带到你的教学课堂去做,但是慢慢地你必须转化它,因为你所面对的这群孩子,这个孩子的需求一定会有独特之处和个体性,加上“转化”以后,你才能真正和这些孩子的需求呼应,因材施教。

2004年,我们创办了成都华德福学校,第一所华德福幼儿园,我们正是本着这样一种精神在学习和前进,希望创造一个适合这片土地上的环境和教学去服务更多的孩子。

早在17年前,我就坚定地认为二十四节气可以很好地支持教学,于是开始以二十四节气作为根基来设计一年的教学活动,甚至家庭教育活动。在当时也许还没有其他幼儿园意识到这个中华民族的宝藏可以支持到幼儿教育的活动中。

在低幼段,成人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孩子建构一个健康的身体,帮助孩子获得强壮的生命力。只有孩子身体好了,生命力强壮了,他才可能活泼地去玩耍、工作和学习,才能更好地去吸收外在事物带给他的信息或者影响。在华德福教育中,生命力建构的最基本的原则就是按照一定的节奏,去重复健康的生活。二十四节气就是中华名族通过观察太阳运行,找到自然和气候在一年中的规律节奏,慢慢的这些节点就成了农作物和植物生长的转折点,成了整个生命运转的节奏。

“节气除了对生命力的滋养,对身体的建构,它也是我们内在精神和心灵状态的呈现。”“每一个节气都是有不同的品质的,而不同的品质也会带来不同的心态和文化比如夏至和冬至的差别就很大,夏至整个人是向外的,我们会带着好奇去看银河看流星,会听牛郎织女或者自然宇宙的故事;而冬至我们会向内求得家庭的温暖和良好的关系,所以冬至我们会一起包饺子,在家过节;包括春分和秋分也有所不同,春分是一种呼出,春天来了万物生长,整个人也更有精气神,所以会去踏青,会在清明悼念祖先;然而秋分的时候落叶飘零,人的精神又是一种下沉的状态,所以会去登高、赏日出日落,从果实的收获到体验向内的感觉。”

“节气对于幼儿教育的价值还有第三个层面,那就是帮助孩子树立民族自信,传承民族精神。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拥有这样的观察和智慧,二十四节气也是我们农耕文化的重要元素。当我们不断地把这些活动带给孩子,其实也是在不断强调我们是中国人,我们以自己的智慧为荣,并且还将这些文化和智慧都融入到我们的生活和生命当中。”

成都华德福学校校门在冬至节时的环境创设

04 /实施“有根”“有魂”的中国学前教育

周念丽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系教授

在现今全球多元文化碰撞的背景下,如何培养幼儿具有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并在此基础上以包容开放的心态接纳其他民族文化,从而形成民族自尊和文化自信?进一步确立学前教育文化自信的思考包括:空间的思考、时间的思考和路径的思考。

空间的思考上,基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生于斯,长于斯,正如我们陆生植物的根系发散是属于这块土地的。纵观全国的幼儿游戏差不多都分为生活类、服务类、财商类这三类。一碗汤,深圳广州是餐前喝,上海江浙是边吃边喝,黑吉辽则是饭后喝。一碗汤能喝出这么多文化特色,为什么我们的课程、游戏要全国大一统呢?

我们是不是应该在自己的土地上考量课程建构?一方面要从近代教育思想中汲取营养,如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思想。另一方面要寻源文化传承,汲取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精神精髓和价值判断,让世界认可蕴含中国文化的学前教育。

同时,我们中国的学前教育要蕴含文化的世界性。我们有责任把0—6岁孩子在我们手中培养成有社会责任感、社会道义的公民。我们吹响了学前教育的集结号,就是基于活教育理论的学前教育课程建构探索。

实施“有根”“有魂”的中国学前教育的最大目的在哪里?这正是陈鹤琴先生所说的培养现代中国人。这里,我征得陈鹤琴先生后人同意,把“人”改成“娃”,倡导培养现代中国娃:要有健全的身心、要有建设和创造的能力、要有合作的态度、要有服务的精神、要有世界的眼光。

05 /安吉游戏教育本土化探索的典范

张俊秋

日敦社幼师学园副主编

安吉游戏,是中国学前教育改革下结出的硕果,也是教育本土化探索的典范。安吉游戏能够享誉世界,不是做课题研究做出来的,而是在实践和反思中,根据本土的情况生长出来的。同样是遵循 《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但是这个偏远的小县城却走出了“自己的路”,不仅充分地做到“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把游戏权利彻底地还给了儿童,也把本土文化资源也运用得淋漓尽致。

面对中国人口众多,幼儿园班额较大,而县城、乡村的大班额更是普遍的情况下,安吉通过对“自主游戏”的探索,实现了对每个孩子的个性化支持。并且,安吉游戏独具特点,也因为它来源于真实生活。生活是最大的文化载体,“一方水土,一方人”,安吉县的大多数孩子都是乡村的孩子,他们经常在山野林间玩有挑战和冒险的游戏,因此安吉游戏中充满了许多可移动的、挑战性极高的滚桶、梯子、大型木箱等等,孩子们从小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游戏,处处充满挑战,而决定这些玩法的是自己。

面对农村教育资源投入不足的现状,安吉没有追求高大上的设施设备,而是充分取材于本土,创设具有独具特点的户外游戏环境。安吉是“中国竹乡”,竹子几乎充满在日常生活,因此你会在安吉的幼儿园看到各种竹制的、木制的玩具。在安吉的各个幼儿园,你会发现乡土文化、本地人文风俗、自然生态等等,都是安吉游戏材料丰富的来源。华东师范大学的李季湄老师曾说:“‘安吉游戏’罕见的规模、丰富的内容、鲜活的场面、既乡土又现代的实践形态,其每一个园、哪怕是小小村园都无一例外地拥有充满乡土情趣、各具特色、生态环保的游戏环境。”

土地是最鲜活的载体,在这片土地上人们的生活面貌具有浓烈的地方色彩,探索本土化的教育,应该像安吉一样,从真实生活中思考,从本土文化中思考,用实践和反思回应这片土地上孩子成长的需求,然后长出自己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