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从本质上看是关系的哲学,目前家庭与学校都高度重视教育,家庭用力、学校努力,但教育效果与生态并不理想。家校之间的对话、协作、互补、联通,尚需从文化信念、关系机制建立、专业系统支持、决策制定等方面进行探索。

家校互动联通仍有阻力

家校合作的核心信念,是教育时空互动、对话与联通。家校合作是家校共同支持学生成长的动态过程,时间维度上是长期、持续的合作,不是偶然、间断的;空间维度上是整体、连续、系统的,不是断点、散状的;从目标内容维度看,家校合作的目标、内容、实施、评估、实践等各方面皆紧扣教育对象生命成长的内在逻辑。

互动、对话与联通的家校合作,是双方建立在情感理性基础之上的共同经营,彼此相信对方愿意合作、能合作也有能力合作。但据2018年10月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对全市的调查显示,南京市家校合作存在四个方面的阻力:

家校合作信念尚未健全。87.58%的家长认为家校合作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认同这一点的教师仅占7.06%,59.88%的教师认为更应该促进学生全面综合的发展,可见双方对合作的期望值截然不同。

家校合作的机制尚未健全。家校合作工作缺乏整体性、计划性、针对性与制度约束力。

家校合作的专业支持系统尚未健全。64.20%的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43.33%定期开展家庭教育知识培训,54.37%明确要求班主任家访,37.95%定期开展亲子活动,41.95%设有家长学校,但学校主导的家校共育更多是服务于教育教学而非家庭教育。

家校合作的政策尚未完善。40%的校长、25.21%的教师和11.8%的家长认为家庭教育应由政府负责,39%的校长、52.15%的中小学教师和55.5%的家长认为应该由教育行政部门、妇联等负责。但区域层面家校合作政策与指导性文件尚需完善,缺乏有效的家校合作共育评估工具。

家校互动联通动力不足

有研究表明,家校合作对提高学生的学业成就、社交能力及健康心智都有积极促进作用,但实现有机结合尚需构建价值信念系统、互动对话教育机制和专业支持系统等三方面的推力。

一是建立家校合作价值信念系统。家校合作的首要推力是明确家校双方是命运共同体,坚持权利平等、对话协商、合作共赢、交流互动、科学发展的价值信念,学校创造并持续合作共育文化,家庭也依次全面参与到孩子的学习、学校事务和当地社区中,不断帮助教育对象获得成功。

二是建立家校互动对话教育机制。探索让每个家庭参与决策制定,学校积极建立家庭参与儿童学习的支持系统,区域推进家校合作机制,最终实现家庭、学校教育的协同互补、互相促进、协调发展。如南京市江宁高新区中学坚持重要事件家校共同商议、共同决策,南京市岔路学校研制《家庭档案手册》,形成教师指导、学生自我管理、家长监督三位一体的互助长链。

三是建立家校合作的专业支持系统。家校双方作为“合伙人”“伙伴”,应坚持科学性、发展性、互动性、包容性、多样性、多维性、支持性、文化性等原则,建立科研支持系统和基于志愿服务的家校合作制度支持系统,推动家校合作实践创新。

建立科研支持系统可以通过研究项目引领,如将家校合作纳入德育创新奖评选;可以通过专题培训,提升一线教师家校合作的专业技能;可以通过主题式德育科研推进;还可以把家校共育课程作为校本课程成果评选的主要内容,孵化家校联系册、家校共育指导手册、家校合作公益团队、家长工作坊、家校合作平台等成果。

基于志愿服务的制度支持系统,主要包括家长学校总校和留守儿童之家。南京市教育局专门设立家长学校工作指导委员会,各区开展“乡村流动课堂”志愿服务活动,社区、街道、山村互相借力、优势互补,弥补留守儿童的教育缺失。

家校互动联通亟待创新

互动、对话、联通的家校合作,实质是追求有品位的家庭教育与有品质的学校教育,在教育的时间与空间、手段与方法、路径与策略、科学与艺术等多维系统中,产生有互动、有对话、有智慧、有发展、有追求、有效果、有生命的教育生态,多元创新家校合作的支持系统。

比如组织“名师公益大讲堂”,将广大热心公益的骨干教师和专业教育工作者联合起来,向社会无偿提供权威性、专业性的教育教学服务,以创新的方式服务支持家校合作。

比如提供多维空间和互联支持,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共同建立家校合作教室。儿童成长的第一间教室是家庭,第二间教室是学校,第三间教室即将二者打通,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家校合作联动、教育内涵发展的无限可能。

比如让大型社区参与进来,认可社区在教育生态中的整合推动作用,在管理体系中设立社区代表,让社区参与学校能力建设和改革。

在新媒体时代,要重视大数据与平台支持,注重大数据采集并进行动态管理。还要引入驻校社工的专业支持,借助驻校社工作为解决特殊问题的专业指导者、心理疏导行为矫正的辅导者、家校冲突化解的调解者,提升学校德育队伍处理特殊问题的专业度,激发“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新模式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