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我指的不是狭隘的AI)的发展速度之快令人难以置信。除非你对Deepmind这样的项目有直接的接触,否则你不知道它的发展速度有多快——它以接近指数的速度发展。在未来5年的时间里,很有可能发生重大的突破。最长也在10年之内。

---- 埃隆·马斯克

2017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元年”,所有企业都面临着转型的问题----如同当年互联网刚出现的时候。数字化,去物质化,去货币化将成为未来商业模式的主流。

4月24日上午,微软加速器北京CEO檀林在微软总部为无界加速营的学员们带来未来职业与教育的主题分享。

在北京,有超过3000家教育创业公司,是20多个教育科技城市中排名最靠前的,甚至超过了纽约。本文总结了檀林老师的干货分享,旨在帮助所有教育行业的领导者们梳理下未来的教育行业的数字化趋势。以下内容大家将了解到未来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企业所需要的能力以及发展方向。

一、数字化:席卷行业的海啸

在一本名为《全新思维》的书中,作者阐述了人类社会时代变迁。我们社会自从原始蛮荒诞生以来,在经历了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之后,人类会进入创意时代。

这个创意时代是为什么会出现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在未来大多数现有的基于知识和规则的工作都会被AI取代,而当前社会65%的学生会在未来从事当前还未出现的工作,现有的许多职业理念也会被完全的颠覆。

AI并不仅仅是狭义的定义为智能机器人,更是一个更广泛的概念,代表了一个极端高效、极端严谨的程序化模式。

做个简单的比喻,我们的现有的法律社会,如果将法官、检察官、陪审团这些执行判断人员替换成AI,严格根据律法和过往类似的判决经验去裁决犯人(当然这只是比喻,现实的判决考虑会比这两项复杂很多),那么我们的整个法律系统就可以看作一个超大型的高智能化AI系统。

那么相比高效,无时无刻工作,又不会犯错的机器人,我们人类的优势又在何处?既然在从程序规则化的工作上我们无法击败机器人,那么右脑蕴含的认知、情感、创意至关重要。因为机器人只能通过许许多多过往的人类经验和逻辑联系去不断强化自己的专业能力,没有办法突破算法的局限去创造新的想法。因此,我们必须跃升为“创客” ,以生产创意而不是产品才能与未来的机器人共处。

在未来,职业成就感和满足感将越来越取决于6大必备能力,即设计感、故事力、交响力、共情力、娱乐感和意义感,也被称为“3感3力”这是右脑思维带给大家的、不会被人工智能取代的能力。因此,跨学科教育及右脑思维培养将成为人类教育的方向与重点。

谈完AI所能带来的社会变革,我们回头再来看看企业。

数据技术将驱动企业实现六大“蝶变”,即产品服务化,服务智能化,员工社会化,客户员工化,资源共享化,公司平台化

如同上文所说,AI将推动所有行业走上数字化道路,沿着非物质化、去货币化、去中心化的路线发展,传统交易结构和商业模式都将被彻底颠覆。

举个大家都知道的例子,天猫双十一,大家都去买买买,每个人都无形中给马云创造了交易增长和市值增长。马云不仅获得了消费者的钱,名气口碑,还拥有了他们海量的数据,去获得了更高的估值。然而这对每个消费者来说没有任何的收益。所以在以后的商业模式中,不会把一个人当成简单的这个消费者,同时他也是整个社群的价值的创造者和投资者,所有人都会在无形中自己产生价值,哪怕他们意识不到。而部分传统企业缺乏战略眼光,尚未走向数字化转型,一旦错过抓住指数型增长的机会,今后就再难迎头赶上。

教育行业的未来又在何方?不仅仅是一些基础的工作会被AI取代,一些依靠数据度量计算的专业领域,比如建筑、法务、医生等等都会遭到严重的冲击。幸运的是,教育这个自从人类社会诞生以来就存在的行业,被AI取代的可能性反而比较低。因为教育并非单纯是知识的单向输送,更是对一个心智的培养。用文艺点的话说,是一个灵魂教导另一个灵魂,这些共情力,同理心是机器人所不能拥有的。更重要的是,随着人工智能的出现,教育行业的发展会得到空前的提升。

世界经济论坛总结了未来的十大技能:面向未来的十大技能,包括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创造能力,管理人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情感能力,判断和决定能力,服务导向,沟通协商能力及认知的灵活性。这些技能基本上都是右脑具备的能力,也是决定一个人发展上限的关键因素。相比之下,我们当前教育模式对这些技能的的培养是远远不够的。

除了十大技能之外,人类未来所需要掌握的能力还分为3类。第1类是基础素养,包括文字、数学、科学、数码、经济、文化等;第2类是能力,包括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沟通能力、合作能力;第3类是品格,主要包括好奇心、主动性、毅力、适应力、领导力、社会文化感知力。

这3类共计16项技能是人类在未来社会所必需的,未来职业变化与知识、技能更新也将越来越快,传统的读书-工作-退休的三段式人生将不复存在,取代而之的是多个阶段组合的人生曲线。未来人类寿命延长到100岁后,会实现多阶段人生,学习会成为终生习惯,单项职业技能会在4到5年时间内全面更新,在同一家企业内从一而终的概率会大大减小。

二、数字化转型的“第二曲线”

任何一家大型企业组织要想完成转型都必须向内打破并向外赋能, 以对抗“熵增”。

熵增的存在,意味着企业总是趋向于效率下降、能力丧失、远离市场。所以企业必须找到一个能够开放,让外界能量为己所用的方式,才能保证企业的生存与发展。这个时候就涉及到了企业如何从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跃迁的过程。

第一曲线基于上文提到的熵增概念,单纯的产品增量,通过拉高效率提升导向,这种增长方式在强势的上升期过后,会马上进入业绩下滑的道路,引发一系列的反应,比如裁员、收缩、失去客户、失去市场;在这种时候,就需要企业突破自身的局限,完成向第二曲线,也就是更高维度的层面跃迁。

相比第一曲线,第二曲线最重要的就是颠覆创新,拥抱科技。科技一直都会是人类社会第一生产力,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会给企业带许许多多全新的机遇和挑战。

企业在增长过程中会无意识的使用归纳法来预测未来,这是人类最基础常见的思维方式,以运行多年累积的经验和对行业的感觉来总结归纳,这当然是没错的,但是当要突破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跃迁的时候,归纳法的作用就很小了.

这也引出了第二曲线的另两个要点:创造价值和增长导向;不和当前业务绑定。换做公式的话,就是lΣ(创客教育+3H创新)×指数型技术应用强度=第二曲线增长。

而传统企业大多都运作了很多年,自身内部就有一套完整的文化,整个流程的效率也已经被优化的非常高了,在这种情况下,是很难去探索使用一套创新的机制和想法。因为他们没有科技方面的人才,也没有相应的技术底蕴和文化,再加上不愿意改变,那么就没法实现第二曲线的颠覆创新价值。

(无界加速将在六月底于杭州举办第六期无界加速训练营,可以帮助企业进行创新项目孵化以及数字化转型,从第一曲线向第二曲线跃迁。详情请关注“无界加速”公众号)

三、奇点大学:未来的教育方向

奇点大学是一所位于美国硅谷,由NASA和谷歌官方支持的跨学科大学。当今是一个资源呈指数型增长的时代,食物、能源、交通方式和通讯手段都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生变化。海尔、小米、滴滴、Airbnb、Uber等企业都因为高速发展的技术导致新型组织的产生,使得影响力(或产出)相比同行产生巨大的增长。而作为商业模式助推器的指数型思维模式是奇点大学最看重的一环。

奇点大学的模式是一个融合了远大目标、杰出人才、最新科技和创新思想层出不穷的超级组合。每年有来自120个国家的4000余人申请价值2.5万美元的课程,夏季课程只有80个名额,入取率仅为2%。这个录取率甚至要低于哈佛大学的入学率。每个学生入学时都要经历严格筛选,许多申请的人被要求至少有创办一家公司的经历。

 奇点大学的课程主要是以理论结合实践为基础,不仅深入剖析指数型科技和社会创新方法,也有对社会以及不同的行业的变革进行科学的预测。

在奇点大学,学员们不再单纯“深入”研究某单一主题,打破学科、知识之间的界限,更强调跨学科特性。

奇点大学的研究生培训班课程有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生物科技;纳米科技与数字化制造;网络与计算系统等等,将两个或者多种的专业领域结合,形成一个大的研究发展领域方向。

整个学习过程有维持10周的专业研究课程以及7天的企业实操课程。每年会更新5次教学内容,以适用于最新的企业社会环境。

而最关键的指数型思维是基于科技指数性增长的基础上的,在经历了近几千年人类社会较为缓慢发展的阶段之后,近200年,每次技术的实质性创新都会带来社会行业组成的巨大变革,奇点大学这种非常规性质的高科技大学在未来也一定会受到更多人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