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时代面临严峻挑战,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兴起,人们对未来,对未来的教育充满着憧憬和期望,对未来教育有着许多畅想。

对未来教育不同专家有着不同的看法。比尔盖茨曾经说过:21世纪学校形态将根本改变。但也有专家说,如果将现在的人冷冻起来,100年以后再使他复活,他到处好奇地观看,对周围的环境都不认识了,但是走到一个地方,他说我认识,那是学校。就是说,未来即使社会各个角落都变了,学校也难改变。

我想,现在关于未来教育和未来学校有着许多不同见解。

一种是理想主义。认为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技术都将发生巨大变化,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将使得教育包括优质教育的普及,以及学习包括终身学习的形式发生根本改变,学校将被更为广阔的平台取代,自主学习将成为主要途径。有人甚至提出将来可能在人脑中植入芯片,或者通过人工智能制造大脑,来使知识和思维形式自动形成。

一种是实用主义。认为未来随着教育技术对教育的改变,将对应对各层级和各科的考试提供强大助力,充分发挥技术对提高学生学业水平的作用,将改变应试的格局。

一种是批判主义。认为过分强调现代教育技术的作用,将忽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发展,将促使人际交流肤浅,甚至造成视力减退、网络成瘾、网络犯罪。也有的专家认为互联网的应用将培养出精致的个人主义者或者愚蠢的下一代。

对未来教育从不同角度的种种推想,都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思考未来教育的发展。对未来教育的关注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但未来教育和过去教育以及现代教育一样取决于三个重要因素。

一是时代变化决定未来教育。教育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性,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科举制度的诞生,发展,演变以及消亡都和时代发展有着密切关系。近年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不同时期发布的报告,也都显现出时代的特色,1972年正是世界经济蓬勃发时期,当时发布的《学会生存》的报告,充满了科学主义和经济主义,提出了学习型社会和终身学习;1996年当世界经济已经消退至低谷期待新世纪复苏时发布的《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报告充满了乐观主义和理想主义,提出了“四个学会”(认知,做事,生存,共处);而在2015年世界已经充满经济发展、社会包容性以及环境的可持续性的矛盾带来了诸多危机时发布的《反思教育》的报告,明确提出教育不能单纯为经济发展服务,应当强化培养社会责任感和能力的人文主义教育价值观。因此,未来教育也不可能脱离时代的变化,必然会有浓重的时代色彩。

二是文化传统制约未来教育。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身的文化传统,长期形成的文化传统成为国家和民族教育的底色,未来和过去、现在一样,尽管教育的国际交流、借鉴、融合会不断增强,但是国家和民族自身文化的传承,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难以有统一的标准格式,未来教育是多元化的,未来学校是多样化的,不可能形成世界统一的教育形态,多元化仍然会是未来教育的重要特点。

三是技术发展改变未来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教育将产生巨大的影响。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一是在线教学:MOOC与翻转课堂;二是移动应用:平板电脑、自带设备与移动学习;三是教育大数据:学习分析、量化自我与学习管理系统;四是智能技术:虚拟助手、情感计算与人工智能 ;五是工程创新:3D打印、创客空间、物联网和机器人;六是交互技术: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和自然用户界面等等,都进入了教育领域。不仅推动了教育的普及,也促进了教育的改革。最近广泛关注的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就是信息化的重要产物。随着技术进步的飞速发展,对教育的影响也会越来越深远。

教育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可能深刻影响教育。
一是教育内容。可能从以知识、技能为主,转向以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为主。
二是教育方式。从死记硬背转向探究式学习,注重建构,项目学习,合作学习。
三是学校和教师功能。学校的边界被消除,更多的教育渠道形成;教师功能被解构,教师可能成为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四是教育评价。由于以上变化,有可能建立起符合人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要求的教育评价体系。
五是教育困扰。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使用,也可能影响学生的健康发展。法国国民议会在今年7月30日通过关于禁止幼儿园、小学和初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法案,今年9 月1日起生效。

我们可以畅想遥远的未来教育,但更需要从现实出发,探索通向不再遥远的未来的道路。对未来教育的研究应当坚持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未来教育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探讨适应未来世界发展变化的相对理想的教育。

未来是没有时间边界的,但研究未来教育应该有时间边界——我想中国的阶段性研究可以确定在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峰会的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和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目标的时间范围内。

未来是没有空间边界的,但研究未来教育应当有空间边界,中国未来教育的研究,应该强调中国自身的特性,要对两个一百年期间,特别是至2035年的中国教育开展研究。

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未来教育是在现实教育基础上通过教育改革逐步形成的。中国不再遥远的目标应当把重点放在未来教育能够保证每个孩子接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上。

一 实现普及与条件的协调。使基础教育在全国范围内的普及全部是在具备良好办学条件的前提下完成。有必要的设施,有开齐的课程,有合理的班额,有良好的师资,有安全的环境。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具有良好办学条件的学校里就读。不把普及与条件割裂。

二 实现个性与共性的协调。不片面的强调共性教育,而忽视不同学生的个性特征,也不片面强调个性化发展,忽视学生社会化的进程。有科学的合理的教育体系,能为每个人的个性的全面和谐的发展奠定基础。不将共性与个性割裂。

三 实现公平与选择的协调。创造良好的环境,形成良好的机制,既为提高国民素质奠定基础,又为国家科技和人文领军人才脱颖而出奠定基础。不把公平与选择割裂。

四 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协调。学校、家庭、社会形成教育合力,为提高国民素质,形成良好社会风气奠定基础。不把学校和家庭、社会割裂。

五 实现技术与实效的协调。要将先进技术融入教育的过程,实实在在地增强教育普及和提高的能力。

正如2015年9月15日,OECD发布的全球首个15岁学生数字化技能评估报告——《学生、计算机与学习:促进彼此联系》中指出:尽管ICT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越来越普及,但是这些技术并没有广泛应用于正规教育。另外, 即使在ICT广泛应用于课堂的国家,ICT对于学生成绩的影响也喜忧参半。实际上,PISA结果显示,即使在信息技术教育投入巨大的国家,学生的PISA阅读、数学 或科学成绩也没有显著提高。

这说明,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绝不是简单地将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加到互联网上,不是物理变化,而应当是化学变化。技术可以放大杰出的教学,但是再伟大的技术也不能代替平庸的教学。我们期待不把技术应用与教育实效割裂。

沃尔特.艾萨克森《乔布斯传》中说:预测未来的最好方法就是创造未来。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历史只会眷顾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而不会等待犹豫者、懈怠者、畏难者。面对未来教育的理想,需要加大教育改革的力度,同时又必须坚持正确的方向和策略。走向未来的教育改革是一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艰苦的渐进的动态过程,充满着矛盾和困惑,充满着不同观点的争议,充满着传统观念和习惯势力的阻力,需要改革的担当和勇气,需要改革的决心和智慧。

普拉拉哈德核心竞争力理论提出一个公式,就是:R=G, Resource=Globality也就是资源来自全球。因此,我们要以更加开放的胸怀和视野,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合作交流,以开放促进教育水平的提升,共同探索并走向理想的未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