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班幼儿在经过1年的幼儿园生活之后,对于与同伴交往已经逐渐适应,但是同时也表现出诸多问题,如何科学地指导和培养中班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文章选择了盱眙县官滩镇中心幼儿园中班的35名幼儿作为观察对象,对中班幼儿同伴交往情况现状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了应对措施,以期能够为幼儿教师引导中班幼儿开展同伴交往提供一点参考性意见。 

  关键词:中班幼儿;同伴关系;问题探究 
  一、中班幼儿同伴交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中班处于小班和大班的过渡期间,在此时幼儿的说话表达能力快速进步,和其相对应的是也越来越希望和同龄的小伙伴相处,但同时也是幼儿之间交往最频繁出现状况的时间段。幼儿逐渐通过玩游戏的方式和同伴建立起伙伴的关系。可是因为缺乏和同伴相处的经验,往往会为肢体或语言上的矛盾而大声找寻成年人的帮忙。此类相处行为对于推动幼儿社会化是非常不利的。与其不同的是,采取主动交往行为的幼儿可以得到同伴的认可,对于推动幼儿社会化有促进作用。因此,怎样使得中班幼儿选用对的交往方式,怎样指引幼儿和同年龄段的人进行交往,成为推动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否优良的重要问题。 
  二、中班幼儿同班交往发展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同伴交往能力差异较大,具有攻击性幼儿被拒绝概率大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不同幼儿交往能力差异较大,在班级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类型的儿童,一是受欢迎型,如小雪身边总会有几个小朋友愿意和小雪一起开展游戏活动,而通过观察也可以了解到小雪对小朋友十分友好,愿意分享自己的玩具,类似小雪这种类型的小朋友有5~6名;二是被拒绝型,小怡试图加入群体游戏但被同伴拒绝,而小怡被拒绝的原因通过了解到是因其之前多次抢夺小朋友的玩具,导致小朋友的反感,类似小怡的小朋友有4~5人;三是被忽视型,该类小朋友参与小组活动的意愿不太强烈,共有6人。其他属于一般型,兼顾几种特质。在一个班级中,小朋友的同伴交往的能力表现差异较大。 
  2.中班幼儿同伴交往意识强,但是不稳定 
  在班级中,大部分的孩子均表现出了希望和身边的小伙伴一起游戏或者一起玩耍的意愿,但是交往关系维持得并不稳定。反思这一类情况,可以观察到幼儿经常在自主性的区域游戏当中发生的冲突型互动,就是不均的角色分配、材料使用意见出现分歧、角色间的冲突等矛盾。这使得小朋友间的合作关系并不稳定,不稳定的同伴合作关系对于幼儿很容易动摇合作态度,需要教师的引导和指导。 
  3.中班幼儿交往行为单一,容易出现过激行为 
  中班幼儿交往中出现冲突,是教师在观察时经常会看到的情况,在一日活动中,当同伴双方产生矛盾时,一些性格急躁的小朋友甚至会用肢体攻击其他人来表示对于小伙伴的不满,还有相当比例的小朋友会选择和自己信赖的老师“告状”阐述自己的不满,较少有中班幼儿选择成熟的方式对矛盾问题进行和解,说明中班幼儿的同伴交往能力尚在完善的过程当中,处理问题的方式并不足够妥当,需要教师、家长来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同伴交往态度和方法。 
  三、中班幼兒同伴关系发展的指导建议 
  1.创设和谐交往的情景,潜移默化引导幼儿行为 
  一方面,选择合适的主题内容,让幼儿相互互动的兴趣得以激发。游戏的内容必须与生活贴近、角色体验要熟悉才可以让幼儿愿意去参加游戏。如小小社区的游戏,可以让小朋友模拟生活中各种职业,让他们学会基本的打招呼,询问等等要素,促使其逐渐形成社会交往的概念。 
  另外一方面,应丰富有关的知识积累,对幼儿同伴交往给予支持。教师可以通过观察游戏中幼儿的表现,总结能够巩固幼儿良好交往习惯的养成方式,比如可以在游戏中对小雪的良好表现进行表扬,给周边的小朋友树立良好的榜样,,使其他幼儿游戏兴趣保持持续性。幼儿经验和生活常识积累得越多,其游戏内容对于同伴交往越有利。 
  2.拓宽空间维度,扩大场地便利交往 
  第一,把室内的空间增大。幼儿如果具备有关的规则认知,便可以试着将室内空间尽可能大规模的开放,当然这是在确保幼儿安全的情况下。建立好这些规则以后,不仅可以尽可能地减少幼儿们玩游戏的时候彼此之间出现干扰,而且可以增大幼儿活动的空间,对于同龄人之间的交往非常有利。 
  第二,将区域空间打通。教师不妨试着在班里采取如下规则:空间全都放开。这表明区域与区域之当中不存在清楚的界限,幼儿能够以带入不一样的游戏材料到活动里的方式,让其具有不一样的功能以完成区域的设置。幼儿自己决定玩什么、怎么玩,推动幼儿在区域空间开放的情况下更好地和同伴交往。 
  3.教师素质“主动放权”,给予幼儿更多实践交往 
  幼儿到了幼儿园里面,教师的每一个言行举止全部会让幼儿耳濡目染,带给幼儿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发生纠纷和矛盾时,幼儿第一反应就是选择向老师告状,教师应当考虑主动放权,采取将问题还给幼儿的处理方式,适当进行语言上的引导。因此,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当中教师需要让幼儿尽可能地独自处理发生的状况,不断地增强他们交往的能力。 
  参考文献 
  [1]罗运龙.3-6岁儿童同伴交往能力调查研究——以南充市幼儿园为例[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7(11):29-33. 
  [2]丁兰.绘本对中班幼儿同伴交往策略影响的分析[J].华夏教师,2018(09):86-87. 
  [3]宋菲燕,林媛媛,苏静.幼儿园插班生同伴交往特点及支持策略研究[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8(06):122-125. 
  [4]江欣怿.幼儿同伴交往表现性评价任务设计初探[J].上海教育科研,2016(06):94-96+93. 
  [5]刘少英,王芳,朱瑶.幼儿同伴关系发展的稳定性[J].心理发展与教育,2012,28(06):588-594.